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巫山一段云 其二 集美人名
紫玉雕歌扇,红绡织舞裙。
年华小小貌真真。
锦字写双文。
花蕊当窗见,兰香隔座闻。
莫愁春信夜来分。
入梦有朝云。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美丽女子的形象,她手中持有紫玉雕刻的歌扇,身着用红绡织成的舞裙。她的容貌娇小而真实,仿佛是用锦绣写出的双重文样。窗前可以看到花蕊的娇艳,隔着座位可以嗅到兰花的清香。诗人寄托了对春天的期待,愿春天的消息不要在夜晚分离。最后,诗人希望能在梦中与她相会,如同朝云般温柔。
注释:
- 紫玉:一种宝石,色泽紫红,象征美丽和珍贵。
- 雕歌扇:指用雕刻工艺制作的歌扇,增添了女子的风采。
- 红绡:一种红色的轻薄绸缎,常用于制作舞裙。
- 年华小小:形容女子年纪轻小,外貌娇美。
- 锦字:指用锦绣写出的文字,寓意华丽与美好。
- 花蕊:花的中心部分,象征美丽与芬芳。
- 兰香:兰花的香气,象征高雅与纯洁。
- 莫愁春信:愿春天的消息不要在夜晚分开,表达对春天的期待。
- 入梦有朝云:希望在梦中能见到如朝云般的美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尤侗(约1530-1610),明代诗人,擅长于词曲,作品多描绘美人、花鸟等,风格清新脱俗,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明代,正值社会繁荣、文化兴盛的时期,尤侗通过诗歌表达对美人和春天的向往,反映了当时士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诗歌鉴赏:
《巫山一段云 其二 集美人名》是一首精致而富有情感的诗作。全诗通过描绘美人和春天的景象,展现了作者对美的向往与追求。开篇以“紫玉雕歌扇,红绡织舞裙”引入,生动描述了美人的服饰与气质,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印象。接下来,诗人通过“年华小小貌真真”强调了美人年轻而真实的特点,展示出作者对美好年华的珍视。
“锦字写双文”用锦绣书写的双重文样,暗示着美人的华丽和独特。接着,诗人描绘了窗前的花蕊和隔座的兰香,进一步提升了诗的意境,将自然与美人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清新雅致的氛围。
末句“入梦有朝云”,则将情感推向高潮,表现了诗人对相会的美好期待,仿佛在诉说着一种梦幻般的愿望与渴望。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蕴含了对美好事物的深情向往,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哲思,令人沉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紫玉雕歌扇:描写美人的扇子,色泽华丽,寓意高贵。
- 红绡织舞裙:舞裙用红绡织成,象征青春和热情。
- 年华小小貌真真:强调美人的娇小和真实,体现纯真。
- 锦字写双文:用锦绣写出的双文,表示华丽与独特。
- 花蕊当窗见:窗前花蕊可见,暗示美与自然的融合。
- 兰香隔座闻:兰香传来,寓意高雅与清新。
- 莫愁春信夜来分:愿春天的消息不被夜晚分割,期待重逢。
- 入梦有朝云:希望在梦中与美人相会,表达柔情。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美人比作自然中的花,突出她的美丽。
- 对仗:如“花蕊当窗见,兰香隔座闻”,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春天拟人化,赋予情感,表达期盼。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美人和春天的向往与期待,反映了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紫玉:象征尊贵与美丽。
- 红绡:代表青春和热情。
- 花蕊:象征女性的美丽与芬芳。
- 兰香:象征高雅与纯洁。
- 朝云:象征美好的期望与梦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紫玉雕歌扇”中的“紫玉”象征什么?
- A. 平凡
- B. 高贵
- C. 贫穷
-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红绡”用来织____。
-
判断题:诗中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对/错)
答案:
- B
- 舞裙
- 对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红楼梦》中的诗词
- 李清照的《如梦令》
诗词对比:
- 比较尤侗的《巫山一段云》与李白的《月下独酌》,两者均描绘了美好的事物,但尤侗更侧重于细腻的感情与对美人的描写,而李白则更多展现豪放的情怀与对自由的向往。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尤侗诗词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