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中好·雁帖寒云次第飞》

时间: 2025-01-23 11:30:33

雁帖寒云次第飞,向南犹自怨归迟。

谁能瘦马关山道,又到西风扑鬓时。

人杳杳,思依依,更无芳树有乌啼。

凭将扫黛窗前月,持向今宵照别离。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于中好·雁帖寒云次第飞
作者: 纳兰性德

雁帖寒云次第飞,
向南犹自怨归迟。
谁能瘦马关山道,
又到西风扑鬓时。
人杳杳,思依依,
更无芳树有乌啼。
凭将扫黛窗前月,
持向今宵照别离。

白话文翻译:

雁阵在寒冷的云层中依次飞去,
向南飞去却仍然怨恨归来的时候太迟。
谁能骑着瘦马走过那遥远的关山,
又到了西风吹拂鬓发的时节。
人已经杳无人踪,思念却如潮水般涌来,
再没有芳香的树木和乌鸦的啼叫。
只好将窗前的月光轻轻扫去,
把它拿来照亮今夜的离别。

注释:

  • 雁帖:指大雁飞翔的姿态,形容大雁成群飞行的情景。
  • 怨归迟:指对归家的不满和怨恨,因归期未至而感到失望。
  • 瘦马:形容马匹瘦弱,象征旅行艰辛。
  • 关山道:指险峻的山路,常用来形容艰难的旅程。
  • 西风扑鬓时:指秋冬季节,西风吹拂头发,暗示离别的时节。
  • 杳杳:形容人迹罕见,寂静无声。
  • 思依依:思念之情绵绵不绝。
  • 扫黛:形容将窗外的月光轻轻扫去,黛指青黑色的山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纳兰性德(1655-1704),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诗人,满族人。他是清初著名的词人,以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著称。纳兰性德的词风兼具婉约与豪放,常常表现出对人生、爱情的思考与感慨。

创作背景:

《于中好》是纳兰性德的代表作之一,创作于他生活的动荡时代。诗人在个人生活中经历了多次离别与思念,情感深厚,因此作品中充满了对离愁别绪的细腻描绘。

诗歌鉴赏:

这首词通过描绘北飞雁阵与秋风的意象,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于离别的深切感受。开头的“雁帖寒云次第飞”便营造出一种冷冽、孤寂的氛围,仿佛在叙述着离散的故事。诗人借用雁阵的飞行,象征着人生的旅途与归属的渴望。在“谁能瘦马关山道”中,诗人借用瘦马的意象,传达出一种无奈与艰辛,暗示着人们在追求归属的道路上所遭遇的困难。

接下来的“人杳杳,思依依”一句,进一步加深了孤独感与思念之情。诗人在此时感叹人已不在,唯有思念如影随形,无法割舍。最后两句通过“扫黛窗前月”展现了诗人的无奈与孤寂,月光象征着离别的记忆,尽管将它扫去,心中的思念依旧无法消散。

整首词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纳兰性德对人生命运的思考,以及对离别的深切感怀,给读者以深刻的情感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雁帖寒云次第飞:描绘雁群在寒冷的云层中飞行,营造出一种冷清的氛围。
  • 向南犹自怨归迟:表达对归家的不满与怨恨,仿佛在诉说归期的无奈。
  • 谁能瘦马关山道:借瘦马形象表现旅途的艰辛,暗示人生的困境。
  • 又到西风扑鬓时:西风意味着秋冬的来临,象征着离别时节。
  • 人杳杳,思依依:人影已无,思念之情却如潮水般涌来。
  • 更无芳树有乌啼:再无树木与鸟鸣,衬托出寂静与孤独。
  • 凭将扫黛窗前月:想要将窗前的月光扫去,象征着对离别的无奈。
  • 持向今宵照别离:将月光照向今夜的离别,表达对离别的深沉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瘦马”比喻艰难的旅程,增强了情感的表现力。
  • 对仗:整首词在结构上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 拟人:如“怨归迟”,把情感拟人化,使其更具感染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描绘大雁的飞行与秋风的意象,表现了诗人对离别的深切感受与思念之情,探讨了人生旅途中的孤独与无奈,传达出对归属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离别与思念,传达出归属的渴望。
  • 寒云:象征着孤独与冷清,营造出诗的氛围。
  • 西风:代表季节的变换,暗示离别的时节。
  • 月光:象征着思念与回忆,承载了离愁别绪。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词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离愁
    C. 期待
    D. 愤怒

  2. “瘦马”在诗中象征什么? A. 旅行的艰辛
    B. 生活的富裕
    C. 健康的生活
    D. 自由自在

  3. 诗中提到的“西风”象征着什么? A. 春天的到来
    B. 秋冬的离别
    C. 夏天的炎热
    D. 生活的繁忙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达了思念与离别之情。
  • 苏轼《水调歌头》:探讨人生与离别的哲理。

诗词对比:

  • 纳兰性德与李清照的词作均表现了对离别的细腻情感,但李清照的词更倾向于对爱恋的追忆,而纳兰性德则更加强调个人的孤独与无奈。

参考资料:

  • 《纳兰性德诗词全集》
  • 《清代词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