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蔷薇》

时间: 2025-01-27 03:23:47

红残绿暗已多时,路上山花也则稀。

藞苴余春还子细,燕脂浓抹野蔷薇。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红残绿暗已多时,
路上山花也则稀。
藞苴余春还子细,
燕脂浓抹野蔷薇。

白话文翻译:

红花凋谢,绿叶渐暗,已经有一段时间了,
路上的山花也已稀少。
春天的余韵仍然细微,
浓艳的燕脂似的颜色,涂抹在野蔷薇上。

注释:

  • 红残:红色的花已经凋谢,表示花期已过。
  • 绿暗:绿叶变得暗淡,暗示生机的减弱。
  • 路上山花:指沿路生长的山野花朵。
  • 藞苴:指春天的残余,寓意春天即将结束。
  • 燕脂:燕子所用的脂粉,象征浓艳的颜色。
  • 野蔷薇:指自然生长的蔷薇,象征自然美。

典故解析:

“燕脂”源于古代女子对美妆的追求,常用来形容红色的妆容,暗示美丽却短暂的事物。蔷薇在中国古代诗词中常被用作美好与爱情的象征,结合在一起,传达出一种对美好事物渐逝的感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擅长描写自然景物,语言清新自然,诗风质朴。其作品常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自然的细致观察。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杨万里晚年,正值春夏之交,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物的变化,感悟岁月的流转与美好事物的暂时性,体现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自然的深刻感受。

诗歌鉴赏:

杨万里的《野蔷薇》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春去夏来的自然景象,诗中浓烈的色彩对比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示了他对生命流逝的深刻理解。开头两句“红残绿暗已多时”,勾勒出一幅初夏的画面,红花的凋谢和绿叶的暗淡,仿佛在诉说着春天的离去与夏天的来临。接着“路上山花也则稀”,更是映衬出夏季的寂寞,给人一种空旷的感觉。

后两句“藞苴余春还子细,燕脂浓抹野蔷薇”,则转向对野蔷薇的细致刻画,浓艳的色彩如同浓妆般点缀着这个季节。这里的“燕脂”不仅描绘了色彩的鲜明,也暗示了美的短暂与脆弱,令人感受到一种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惋惜。

整首诗在写景的同时,流露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蕴含着一种淡淡的惆怅,情感深沉而又细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红残绿暗已多时:红花凋谢,绿叶变暗,暗示时间的流逝与春天的结束。
  2. 路上山花也则稀:山路上的花朵稀少,进一步强调春天的离去。
  3. 藞苴余春还子细:春天的余韵依旧细微,表明春天虽去,但其影响仍在。
  4. 燕脂浓抹野蔷薇:浓艳的野蔷薇如同涂抹的妆容,象征美丽事物的短暂。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燕脂”比喻蔷薇的颜色,突出色彩的鲜艳。
  • 对仗:诗句中有明显的对仗结构,增强了韵律感。
  • 对比:红花与绿叶的对比,表现了春夏交替的自然变化。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展现了生命的脆弱与美好的短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野蔷薇:象征自然之美与生命的顽强。
  • 红残:代表美好事物的消逝。
  • 燕脂:隐喻着浓烈的情感与短暂的美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野蔷薇》中的“燕脂”主要用来形容什么?

    • A. 粉色的花朵
    • B. 浓艳的颜色
    • C. 绿色的叶子
  2. 诗中“红残绿暗”所传递的情感是?

    • A. 喜悦
    • B. 惆怅
    • C. 激动
  3. 诗的主题主要反映了什么?

    • A. 对春天的怀念
    • B. 对美好短暂的感慨
    • C. 对自然的赞美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静夜思》

诗词对比:

在杜甫的《春望》中,诗人同样表达了对春天的思考,但更加关注于国家的忧患与个人的苦闷,而杨万里的《野蔷薇》则偏重于自然之美的感悟与时光的流逝,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和写作风格。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宋代诗人杨万里研究》
  • 《诗词与人生:从古诗看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