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土花曾染湘娥黛》

时间: 2025-01-11 05:44:38

土花曾染湘娥黛,铅泪难消。

清韵谁敲,不是犀椎是凤翘。

只应长伴端溪紫,割取秋潮。

鹦鹉偷教,方响前头见玉萧。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采桑子·土花曾染湘娥黛》
土花曾染湘娥黛,铅泪难消。
清韵谁敲,不是犀椎是凤翘。
只应长伴端溪紫,割取秋潮。
鹦鹉偷教,方响前头见玉萧。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的意思是:土花曾经染过湘娥的黛眉,铅泪却难以消散。是谁在敲打那清韵?不是犀角的琴声,而是凤求凰的悠扬。只应长伴那端溪的紫色水,割取秋潮的涟漪。鹦鹉在旁偷教,才让人听到前方传来的玉箫声。

注释:

  • 湘娥:指的是美丽的女子,常用来形容妆扮得很美的女性。
  • :指的是用来描绘眉毛的黑色材料,通常是指眉笔。
  • 铅泪:指因思念或悲伤而流下的泪水,铅色暗示沉重的心情。
  • 清韵:清雅的乐音。
  • 犀椎:犀角制成的乐器,象征高雅的音乐。
  • 凤翘:古琴的一种,象征美丽的音律。
  • 端溪紫:指的是端溪水的紫色,端溪是著名的产茶地,水质清澈。
  • 秋潮:指秋天的潮水,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变换。
  • 鹦鹉:象征聪明的鸟,能模仿声音,这里指代音乐的传递。

典故解析:

  • 湘娥:源自古代诗词中描述的美丽女子,多用来形容嫦娥等神话人物。
  • 犀椎与凤翘:常用来象征古琴的高雅和音韵,表现出对音乐的向往与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纳兰性德,字容若,号靖庵,清代著名词人,生于1640年,卒于1685年。其词风清新脱俗,情感真挚,善于描绘内心情感与自然景物的结合。

创作背景:这首词创作于纳兰性德生活的动荡时期,表达了他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内心的挣扎与思考通过细腻的意象得以体现。

诗歌鉴赏:

《采桑子·土花曾染湘娥黛》是一首蕴含深厚情感的词作。在这首词中,纳兰性德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充满忧伤的美景。开头提到“土花曾染湘娥黛”,这句展示了情感的深邃,似乎是对往昔的追忆。湘娥的黛眉在土花的映衬下,显得更加动人,却也暗示了内心的无奈与痛苦。

“铅泪难消”一句,进一步加深了情感的浓度,铅泪象征着沉重的悲伤,流淌不息,难以抑制。接下来的“清韵谁敲”,引出了对美好音乐的渴望,犀椎与凤翘的对比不仅展现了音乐的优雅,也反映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只应长伴端溪紫,割取秋潮”,这句则描绘了自然与内心的交融,端溪水的紫色象征着高雅与纯净,秋潮则象征着时光的流逝。最后一句“鹦鹉偷教,方响前头见玉萧”,以鹦鹉的聪明与音乐的回响,结束了整首词,给人以希望与憧憬的感觉。

整首词情感丰富,语言优美,意象深邃,展现了纳兰性德独特的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土花曾染湘娥黛:回忆往昔,土花的痕迹使湘娥的黛眉更加动人,引发思绪。
  2. 铅泪难消:铅色的泪水象征沉重的心情,难以抑制的悲伤。
  3. 清韵谁敲:在孤寂中问道,谁在敲打那清雅的乐音,表现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4. 不是犀椎是凤翘:对比犀椎与凤翘,展现出追求高雅音乐的情感。
  5. 只应长伴端溪紫:伴随端溪的紫色水流,象征高雅与纯净。
  6. 割取秋潮:象征时光的流逝,表达对自然变化的感受。
  7. 鹦鹉偷教:鹦鹉象征聪明,暗示音乐的传递与交流。
  8. 方响前头见玉萧:音乐声传来,似乎在召唤,留给人无限的想象。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泪水比作铅,形象地表达了沉重的心情。
  • 对比:犀椎与凤翘的对比,体现出音韵的高雅。
  • 意象:通过自然景物传达情感,展现了诗人的细腻观察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内心的挣扎,展现了对往昔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无奈,表达了深沉的情感与对美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湘娥:象征美丽,寄托了对美好女性的向往。
  • 铅泪:象征悲伤,体现了内心的沉重。
  • 清韵:象征音乐的高雅,反映了对美好音律的追求。
  • 端溪紫:象征高雅与纯净,传达对自然的赞美。
  • 秋潮:象征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变换,表现出对变化的感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词中提到的“湘娥”指的是?

    • A. 一种花
    • B. 美丽的女子
    • C. 一种乐器
  2. “铅泪难消”中的“铅泪”象征什么?

    • A. 快乐
    • B. 悲伤
    • C. 惊讶
  3. 词中提到的“凤翘”是什么?

    • A. 一种鸟
    • B. 古琴
    • C. 一种花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纳兰性德的《采桑子》与李清照的《如梦令》,都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感慨,但李清照更为细腻、柔情,而纳兰则更多了一份深沉与哲思。

参考资料:

  • 《清代词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纳兰性德全集》
  • 《中国古典诗词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