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黄鹤松间睡,青鸾涧畔栖。
白牛困卧紫灵芝,丹凤宿瑶池。
唯有灵童放耍,来往恣情游冶。
通天彻地月明中,显现至真功。
白话文翻译:
在黄鹤松树之间安然入睡,青鸾鸟在涧边栖息。
白色的牛困倦地躺在紫色的灵芝上,丹凤鸟栖息在瑶池边。
唯有灵童在此嬉戏,来往之间尽情游玩。
在通天彻地的明月之下,显现出至真的功夫。
注释:
- 黄鹤:指一种传说中的仙鹤,象征灵性。
- 松:松树,象征长寿与坚韧。
- 青鸾:一种神话中的鸟,象征吉祥与美好。
- 涧:山间的小河流。
- 白牛:象征富裕与安宁的生物。
- 紫灵芝:一种传说中能延年益寿的宝物。
- 丹凤:凤凰的一种,象征吉祥与美丽。
- 瑶池:传说中的仙境,象征着美好与纯净。
- 灵童:指神仙的小孩,象征纯真与乐趣。
- 通天彻地:形容天地间的广阔与无边。
- 至真功:指高深的修行或道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马钰,元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记录,主要活跃于元代中期。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与人间情感相结合,体现了道教思想的影响。
创作背景:
《巫山一段云》创作于元代,当时社会动荡不安,士人多寄情于山水,寻求心灵的归宿。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对悠然自得生活的向往,体现了道教的哲学思想。
诗歌鉴赏:
《巫山一段云·黄鹤松间睡》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诗,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中描写了黄鹤松、青鸾涧、白牛、丹凤等自然景物,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与世无争的氛围。特别是“唯有灵童放耍”一句,生动地表现了孩子们的无忧无虑,增添了诗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在形式上,诗句对仗工整,音韵和谐,读来朗朗上口。诗中蕴含的道教思想,与自然的和谐相融合,展现了深刻的哲理。诗尾的“显现至真功”更是引人深思,强调了修行与真理的关系,给人以启迪。
整首诗体现在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真谛的追求,展现了诗人高远的情怀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黄鹤松间睡:诗人以“黄鹤”与“松”构建出宁静的意境,暗示一种超然的生活状态。
- 青鸾涧畔栖:青鸾栖息在涧边,暗示生活中的美好与祥和。
- 白牛困卧紫灵芝:白牛在灵芝上卧,展现出一种安逸的生活状态,灵芝象征着长寿与福气。
- 丹凤宿瑶池:丹凤栖息在瑶池,进一步营造出仙境般的氛围。
- 唯有灵童放耍:灵童的嬉戏,增添了画面的生动,象征着童真与乐趣。
- 来往恣情游冶:灵童的自由游玩,表现了对自然的亲近与享受。
- 通天彻地月明中:描绘了明亮的月光照耀下,整个自然界显得更加美丽。
- 显现至真功:最后一句总结了整首诗的哲理,强调修行与自然的和谐。
修辞手法:
- 比喻:使用“黄鹤”“青鸾”等象征性动物,暗示诗人的理想与追求。
- 拟人:灵童的嬉戏描绘了自然界的生动情感。
- 对仗:整首诗句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自然、和谐与修行展开,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展示了道教的哲学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黄鹤:象征灵性与自由。
- 青鸾:象征吉祥与美好。
- 白牛:象征富裕与安宁。
- 灵芝:象征长寿与健康。
- 丹凤:象征美丽与高贵。
- 灵童:象征纯真与快乐。
- 瑶池:象征仙境与理想国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青鸾”象征什么?
- A) 富裕
- B) 吉祥
- C) 自由
- D) 美丽
-
“唯有灵童放耍”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忧伤
- B) 快乐
- C) 寂寞
- D) 疲惫
-
诗中提到的“丹凤宿瑶池”中的“瑶池”指的是?
- A) 仙境
- B) 湖泊
- C) 山谷
- D) 花园
答案:
- B) 吉祥
- B) 快乐
- A) 仙境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李白的《庐山谣》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追求。王维的《山居秋暝》则在宁静的自然中融入了人生哲理,二者均体现了对自然的深刻感悟与理想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道教文化与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