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字浣溪沙 其一 又韩属题蕙风师修梅清课手稿遗墨》

时间: 2025-02-04 15:38:20

迢递人天第几回。

小屏诗梦付残灰。

一生心事付吟梅。

断札不堪歌泪墨,新词忍与泛金罍。

兰荃风味共低回。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减字浣溪沙 其一 又韩属题蕙风师修梅清课手稿遗墨
作者: 赵尊岳

迢递人天第几回。小屏诗梦付残灰。
一生心事付吟梅。
断札不堪歌泪墨,新词忍与泛金罍。
兰荃风味共低回。


白话文翻译:

这几次,我和你在天边相遇。
那小屏风中,诗梦已化为残灰。
我一生的心事都寄托在吟唱梅花上。
那些断断续续的札子承受不了我的歌泪和墨迹,
而新的词句也不忍与金罍轻浮的酒杯相伴。
兰荃的清风与我共同在这里徘徊。


注释:

  • 迢递:形容距离远,遥远的意思。
  • 小屏:指小屏风,古代用来遮挡或装饰的小型屏风。
  • 残灰:比喻梦境已破灭,留下的只是残余的灰烬。
  • 吟梅:吟唱梅花,表达对梅花的喜爱与思念。
  • 断札:指断断续续的信札。
  • 歌泪墨:形容因感情而流下的泪水与书写的墨迹。
  • 金罍:金制的酒杯,象征奢华与享乐。
  • 兰荃:兰花与荃草,象征清雅的风味与气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尊岳(近代),原名赵景华,字子美,号尊岳,江苏人。赵尊岳的诗词风格清新脱俗,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是近代著名的词人之一。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赵尊岳的一次对梅花的深情吟咏中,表达了他对梅花的热爱与对往昔情感的追忆。诗中提到的“蕙风师”可能与当时的文人雅士有关,暗示了作者对同道中人的怀念。


诗歌鉴赏:

这首《减字浣溪沙》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梅花的情感寄托。诗的开头以“迢递人天第几回”引入,展现了人与人之间遥远而模糊的相识,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距离的隔阂。接着“小屏诗梦付残灰”一句,充满了对往昔诗梦的怀念与失落,诗人在此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无奈与珍惜。

“一生心事付吟梅”,通过梅花作为象征,暗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寄托与难以释怀。接下来的“断札不堪歌泪墨”,则展现了诗人在创作与情感上的挣扎,信件的断续象征着人际关系的脆弱,而“新词忍与泛金罍”则流露出对奢华生活的拒绝与对内心真实情感的追求。

最后一句“兰荃风味共低回”将整首诗的情感升华,兰荃的清香与风的低回象征着诗人的高洁追求,营造出一种淡雅而深邃的境界。这首诗不仅表现了对梅花的热爱,更深刻地揭示了人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与无法实现的无奈,情感细腻而深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迢递人天第几回:描绘人与人之间遥远的相遇,暗示了时间的流逝。
  2. 小屏诗梦付残灰:诗梦如烟,已成残灰,表现了对往昔的追忆与无奈。
  3. 一生心事付吟梅:梅花成为心事的寄托,表达了深厚的情感。
  4. 断札不堪歌泪墨:信札的断续无法承载诗人的情感,流露出伤感。
  5. 新词忍与泛金罍:新词虽好,却不愿与奢华生活相伴,表现了心灵的追求。
  6. 兰荃风味共低回:象征清雅高洁,诗人在风中徘徊,透露出淡淡的忧伤与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梅花作为情感寄托,象征高洁与坚韧。
  • 拟人:通过“低回”的风,赋予自然以情感,增强诗意。
  • 对仗:如“歌泪墨”与“金罍”,形成音韵的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情感的怀念与对生活中高洁理想的追求,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真挚情感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梅花:象征坚韧与高洁,诗人在此寄托情感。
  2. 兰荃:代表清雅与高洁,营造出一种优雅的氛围。
  3. 小屏:象征隔断与隐秘,暗示内心的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小屏”指的是什么?

    • A. 窗户
    • B. 屏风
    • C. 墙壁
    • D. 门
  2. “迢递人天第几回”暗示了什么?

    • A. 人与人之间的亲密
    • B.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 C. 时间的流逝
    • D. 对未来的期待
  3. “兰荃风味共低回”中“兰荃”象征着什么?

    • A. 伤感
    • B. 清雅
    • C. 奢华
    • D. 忧愁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梅花》 by 王安石
  • 《梅花落》 by 朱自华

诗词对比:

  • 《红楼梦》中的梅花诗:同样表达了对梅花的喜爱,但更注重人情世故。
  • 陶渊明的《饮酒》:通过自然中的梅花,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主题上有相似之处。

参考资料:

  • 《近现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梅花与文人的情感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