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字浣溪沙 其五》

时间: 2025-05-06 14:49:25

红到山榴恨事多。

断无消息奈愁何。

尊前唱彻懊侬歌。

猧子局翻悲短劫,鲛人泪织委空波。

钿盟禁得几蹉跎。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红到山榴恨事多。
断无消息奈愁何。
尊前唱彻懊侬歌。
猧子局翻悲短劫,
鲛人泪织委空波。
钿盟禁得几蹉跎。

白话文翻译

山榴花开红艳,但因情事多怨恨。没有音信,不知如何是好。酒杯前唱尽了对你的思念之歌。可怜猧子局中,短暂的命运如同悲伤的翻覆;鲛人的眼泪织成空虚的波涛。我们的诺言,究竟还要经历多少磨难?

注释

字词注释

  • 红到山榴:指山榴花开得红艳。
  • 恨事多:指情感纠葛令人烦恼。
  • 断无消息:没有音讯。
  • 奈愁何:对此无奈,感到愁苦。
  • 懊侬歌:表达对爱人的思念之歌。
  • 猧子局:指一种博弈游戏,这里隐喻人生短暂的悲剧。
  • 鲛人泪:鲛人是传说中能织出美丽丝绸的水族,眼泪寓意悲伤。
  • 钿盟:指金银的誓言和情谊。

典故解析

  • 猧子局:与人生短暂的哲理有关,暗喻命运多舛。
  • 鲛人泪:出自《山海经》,象征着情感的无奈与悲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况周颐(1840-1907),字子云,号潜庵,晚号文会,清代诗人、书法家。擅长诗歌,观点犀利,常以情感细腻著称。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末,正值社会动荡、个人情感纠葛的时期,诗人通过个人情感表达对社会变化的无奈和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诗歌鉴赏

《减字浣溪沙 其五》是一首情感丰富、意象深邃的词作。诗中以“红到山榴”开篇,生动描绘出山榴花开放的美丽景象,但随之而来的是对情感纠葛的无奈与怨恨,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通过“断无消息”的叹息,传达出对爱人的思念和失落。诗人在尊前吟唱的“懊侬歌”,不仅是对爱人情感的倾诉,也隐含着对爱情无常的感慨。

随后的意象如“猧子局”和“鲛人泪”,将短暂的人生与爱情的悲剧相结合,展现了诗人对命运的思考。这一系列的意象不仅令人动容,也使整首诗在情感上更加深刻。结尾的“钿盟禁得几蹉跎”则是对爱情诺言的无奈和对未来的迷惘,表达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爱情承诺的思索。

整首词情感细腻,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爱情与命运的深刻思考,具有强烈的情感共鸣和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红到山榴恨事多:山榴花开得红艳,但因情事多怨恨,暗示美好的事物常伴随着痛苦。
  2. 断无消息奈愁何:没有音信,心中愁苦,不知如何面对。
  3. 尊前唱彻懊侬歌:在酒杯前唱尽思念之歌,表现出对爱人深切的怀念。
  4. 猧子局翻悲短劫:短暂的人生如同一场悲剧的博弈,暗示命运的无常。
  5. 鲛人泪织委空波:鲛人的眼泪织成空虚的波涛,象征着内心的悲伤与失落。
  6. 钿盟禁得几蹉跎:我们的诺言经历了多少磨难,表达对爱情坚持的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猧子局”比喻人生短暂,隐喻命运的无常。
  • 拟人:鲛人眼泪被赋予情感,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 对仗:句式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音乐感和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情感为主线,探讨了爱情的无常与人生的短暂,表达了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对无奈命运的深刻感悟,呈现出一种伤感而又细腻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榴花:象征美好与希望,暗含爱情的甜美。
  • 泪水:代表悲伤与失落,体现内心的情感波动。
  • 诺言:象征爱情的承诺,展现出对情感的执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红到山榴”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喜悦 B. 悲伤 C. 愤怒 D. 无奈
  2. “猧子局”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爱情 B. 人生短暂 C. 友谊 D. 家庭
  3. 诗人的情感基调是?
    • A. 高兴 B. 哀伤 C. 愤懑 D. 迷惘

答案

  1. D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爱情的思念与无奈,但风格较为婉约。
  • 苏轼《水调歌头》:虽然主题也有关爱情,但更强调豪放与人生哲理的结合。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诗词的情感与意象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