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减字浣溪沙 其七
惨碧鬟天问不应。
护花能得几金铃。
摧残风雨若为情。
捣麝尘香终淡薄,
飞龙骨出亦伶俜。
总然无梦不如酲。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追问与对情感的无奈。作者以“惨碧鬟”描绘了求爱无果的凄凉,暗示了对美的渴望与现实的失落。“护花能得几金铃”,指的是为爱付出却得不到回报的无奈。“摧残风雨若为情”,意味着风雨摧残,如此的情感又有什么意义呢?后两句提到的“捣麝尘香终淡薄”和“飞龙骨出亦伶俜”则表达了香气的淡薄与孤独感,最后总结“总然无梦不如酲”,无梦的状态似乎比醉酒更为真实。
注释:
- 惨碧鬟:形容发色如碧,显得悲惨,指代美丽而又可怜的女子。
- 金铃:象征着珍贵的东西,可能指女子的心意或爱慕。
- 摧残:指风雨的摧残,象征情感的折磨。
- 捣麝:指制香,暗含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 飞龙骨:可能是象征某种珍贵的东西,出世的孤独感。
- 酲:醉酒状态,隐喻对现实的逃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况周颐(1645-1719),清代诗人、画家,工于诗词、书法,尤其擅长山水画。他的诗词常常充满了细腻的情感与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此词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和个人情感的复杂交织。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现实的失落,反映了当时文人对感情与生命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词用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情感的复杂与无奈。词首的“惨碧鬟”一语,立刻引人入胜,仿佛看到一个美丽而凄凉的女子,她的美丽因爱而显得更加惨淡。接下来的“护花能得几金铃”,则深刻表达了对爱的渴望与追求,但现实的无情让这一切显得如此苍白无力。风雨的摧残不仅是自然的象征,更是情感上的折磨。“捣麝尘香终淡薄”一句,则暗示了追求美好事物的辛苦与结果的失落。
整首词在意象上极为丰富,既有对美的渴望,又有对现实的无奈,情感的复杂性通过简洁的语言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词末“总然无梦不如酲”更是将这种情感升华,尽管醉酒是一种逃避,但无梦的状态似乎更为真实,表达了深刻的孤独感与对理想的追求。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惨碧鬟天问不应”:描写女子的美丽与哀愁,暗示她的情感无处倾诉。
- “护花能得几金铃”:表达对爱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
- “摧残风雨若为情”:情感的折磨与自然的无情相结合,感慨情感的脆弱。
- “捣麝尘香终淡薄”:追求美好事物的结果是失落,香气的淡薄象征着感情的消逝。
- “飞龙骨出亦伶俜”:孤独的状态与内心的空虚。
- “总然无梦不如酲”:表达对现实的无奈与对理想的追求,醉酒是一种逃避。
-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风雨”比喻情感的折磨。
- 拟人:将情感与自然结合,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整首词结构工整,音韵和谐,增强了表达的力度。
-
主题思想:诗中通过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现实的失落,表达了对情感的深刻思考,揭示了人性的孤独与渴望。
意象分析:
- 惨碧鬟:美与悲的结合,象征着女子的美丽与脆弱。
- 金铃:珍贵的情感,象征着难以得到的爱。
- 风雨:象征外部环境对情感的摧残。
- 麝香:代表美好,暗示追求的艰辛。
- 飞龙骨:象征孤独与高贵的理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惨碧鬟”所描绘的是?
A. 美丽的女子
B. 一种植物
C. 一种饮品
D. 一种风景 -
诗中“护花能得几金铃”表达了什么?
A. 爱情的甜蜜
B. 对爱的渴望与无奈
C. 自然的美丽
D. 友情的珍贵 -
“总然无梦不如酲”表达的情感是什么?
A. 对现实的逃避
B. 对理想的追求
C. 对生活的满足
D. 对爱情的失落
答案:
- A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对情感的思考与追求。
- 辛弃疾的《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对爱情的渴望与现实的感慨。
诗词对比:
- 《减字浣溪沙 其七》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在情感表达上有相似之处,均反映出女子对爱情的渴望与无奈,但李清照的风格更为细腻和柔美,而况周颐则更显孤独与沉重。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文学全集》
- 《况周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