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歌十首呈贾枢使》

时间: 2025-01-11 14:32:48

东南立国惟王谢,西北筹边只范韩。

公不衮衣假黄钺,吾能右衽更巍冠。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凯歌十首呈贾枢使
作者:刘克庄
东南立国惟王谢,
西北筹边只范韩。
公不衮衣假黄钺,
吾能右衽更巍冠。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写道:在东南地区建立国家的只有王谢家族,而在西北边疆策划防御的则是范增和韩信。您不需要穿上大臣的袍子来借助权势,我只需穿着普通的衣服就能更显威风。

注释:

  • 东南:指的是中国东南地区,尤其是南宋时期的主要势力。
  • 王谢:王导和谢安,东晋时期的宰相,王谢家族在东南地区的影响显著。
  • 西北:指的是中国的西北边疆地区,历史上常常需要防御外敌。
  • 范韩:指的是范增和韩信,两位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
  • 公不衮衣:您不需要穿上大臣的衣服(衮衣),衮衣是古代官员的服装。
  • 假黄钺:假借权力和地位的象征(黄钺是古代的一种权威象征)。
  • 吾能右衽:我只需穿着普通的衣服(右衽指的是普通衣服的穿法)。
  • 巍冠:巍峨的冠冕,形容威风凛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1269),字季真,号子美,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词人和政治家。他的诗词以豪放、壮丽著称,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个人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不安、外敌入侵的历史背景。作者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提及,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担忧以及对个人价值的思考。

诗歌鉴赏:

刘克庄的《凯歌十首呈贾枢使》是一首充满豪情壮志的诗篇,透过对历史人物的回顾,诗人不仅表现出对国家命运的关心,也展示了自己的理想与追求。诗中对王谢、范韩等历史人物的提及,既是对历史的敬仰,也是对当下政治现状的反思。

诗的开头通过王谢和范韩,分别代表了东南的文治和西北的武功,正是对国家治理的不同侧面做了生动的对比。接着,诗人以“公不衮衣假黄钺”自谦,表明自己不需要依靠外在的权势与地位,而是通过自身的修为与才能来获取尊重和地位。这种对比与自我否定,体现了诗人对个人价值的独立思考。

整首诗气势磅礴,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洞察与对未来的期盼,也反映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个人理想的执着追求。诗中所蕴含的情感深邃而强烈,赋予了读者以思考与启示。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东南立国惟王谢:指出东南地区的政治中心是王谢家族,强调他们在历史上的地位。
  2. 西北筹边只范韩:提及范增和韩信,强调他们在防御外敌方面的重要性。
  3. 公不衮衣假黄钺:表明不需要依赖权臣的象征来获得地位。
  4. 吾能右衽更巍冠:表达自己在普通服饰下的自信与尊严。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东南立国惟王谢,西北筹边只范韩”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权力与地位比作服饰,传达出对权力的看法。
  • 夸张:通过“巍冠”表达自己气度非凡的自信。

主题思想:

整首诗展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心与个人理想的追求,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以及对自身价值的独立认知。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王谢:象征着文治与权力。
  • 范韩:象征着武功与边防。
  • 衮衣与黄钺:代表权力的象征与外在的荣华。
  • 右衽与巍冠:象征着个人的内在修养与自信。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及的东南立国的家族是哪个?

    • A. 王家
    • B. 谢家
    • C. 王谢家
    • D. 范韩
  2. 填空题:诗人认为不需要穿上大臣的__来获得尊重。

  3.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范增和韩信是历史上的著名文人。(对/错)

答案:

  1. C. 王谢家
  2. 衮衣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by 杜甫:同样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 《春江花月夜》 by 张若虚:展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思考。

诗词对比: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by 王勃:同样表现了对友人的祝福与对未来的期待,展现了诗人的抱负与理想。

参考资料:

  • 《宋诗精选》
  • 《刘克庄诗文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