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落日下平浦,乡心倚莫楼。
孤台联万井,百雉俯双流。
衰柳惊行役,浮云近故丘。
偶因临水意,无语向江鸥。
白话文翻译:
落日映照着平坦的河岸,乡愁依偎在这座高楼上。
孤零零的台子连接着万千的井,百座城垛俯视着双流。
衰败的柳树让人感到惊惧,浮云靠近故乡的山丘。
偶然因临水而生的情感,无言以对江边的鸥鸟。
注释:
字词注释:
- 平浦:平坦的河岸。
- 莫楼:指的是高楼,可能是指“君子楼”。
- 孤台:孤独的台子。
- 万井:比喻众多的井,表示景象的繁茂。
- 百雉:指百座城垛,象征着防御工事。
- 双流:两条河流,可能是指某个具体的地理位置。
- 衰柳:枯萎的柳树,象征衰败和凋零。
- 故丘:故乡的山丘。
- 江鸥:江边的海鸥,象征自由和孤独。
典故解析: 此诗并未直接引用经典典故,但通过意象的选取和情感的表达,隐含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邱云霄是明代的一位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常常展现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明代,反映了当时文人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表达了强烈的乡愁情感。
诗歌鉴赏:
《登君子楼》通过描绘落日、孤台、衰柳等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对故乡深切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的开篇以“落日下平浦”开场,营造出一种宁静又略带忧伤的氛围,令人感受到夕阳西下的美丽与短暂。接着“乡心倚莫楼”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情感真挚而浓烈。
“孤台联万井,百雉俯双流”描绘了周围的环境,孤台象征着孤独,万井则是繁茂的意象,形成鲜明的对比,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外在景象的繁华。接下来的“衰柳惊行役,浮云近故丘”则以衰败的柳树和浮云的意象,传达出一种对逝去时光的惋惜与对故乡的无限眷恋。
最后一句“偶因临水意,无语向江鸥”更是将诗人内心的情感推向高潮。面对江鸥,诗人无言以对,既是对自然的敬畏,也是对自身情感的无奈,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生活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落日下平浦:描绘了日落时分的河岸景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美丽的氛围。
- 乡心倚莫楼: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情感深邃。
- 孤台联万井:孤台象征孤独,而众多的井则显示出繁华的对比,使情感更加突出。
- 百雉俯双流:百座城垛俯视着两条河流,表现出诗人对眼前景象的观察与思考。
- 衰柳惊行役:衰败的柳树让人感到惊惧,暗示着时光的流逝与衰老。
- 浮云近故丘:浮云靠近故乡的山丘,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 偶因临水意:因靠近水而生的情感,暗示诗人内心的感慨。
- 无语向江鸥:面对江鸥,诗人无言以对,表现出一种孤独与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内心感受结合,形成诗意。
- 拟人:衰柳与浮云赋予情感,增加了诗的情感厚度。
- 对仗:如“孤台联万井,百雉俯双流”,增强了语言的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集中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内心孤独的情感,展现了一幅宁静而蕴含深意的自然图景。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落日: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
- 孤台:象征孤独与思索。
- 衰柳:代表衰败与无常。
- 浮云:象征变幻与自由。
- 江鸥:象征孤独与自然的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乡心倚莫楼”表现了什么情感?
A. 欢乐
B. 思念
C. 愤怒 -
“衰柳惊行役”中的“衰柳”象征什么?
A. 繁华
B. 衰败
C. 成长 -
诗人面对江鸥时的心情是?
A. 开心
B. 无言
C. 愤怒
答案: 1.B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黄鹤楼》崔颢
诗词对比:
- 李白的《静夜思》同样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通过月光的意象展现了孤独的情感。
- 崔颢的《黄鹤楼》则通过壮丽的景色表达了对过往的追忆,展现了对历史与时间的思考。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
- 《诗词与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