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雀舫江声乱,螺滩浪势骄。
乾坤蕉鹿梦,岁月梗萍漂。
五里山亭出,孤城烟树遥。
秋风双鬓外,落木晚萧萧。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江边的景象:小船在江上游荡,江水声嘈杂,螺滩的波浪显得骄傲而汹涌。天地之间仿佛在梦中,有蕉树和鹿的幻影,岁月如同漂浮的浮萍一般。五里外的山亭隐约可见,孤零零的城池与烟雾缭绕的树林遥相呼应。秋风吹拂,双鬓已渐染白发,落叶在晚风中悄然飘落,发出萧萧声响。
注释:
- 雀舫:指小舟,雀舫是轻便的小船。
- 江声乱:江水声嘈杂混乱。
- 螺滩:江中的沙滩或礁石,常有螺类生物。
- 浪势骄:波浪的势头显得骄傲、汹涌。
- 蕉鹿梦:蕉树和鹿的意象,象征着梦幻与自然的融合。
- 岁月梗萍漂:岁月像浮萍一样漂浮不定。
- 五里山亭:指远处的山亭,五里表示距离。
- 孤城烟树:孤独的城池与远处的树木被烟雾笼罩。
- 秋风双鬓外:秋风吹过,头发已白。
- 落木晚萧萧:落叶在傍晚的风中发出沙沙声。
典故解析:
本诗中的“蕉鹿梦”可能引申自古代文人对自然的向往与对理想境界的追求,蕉树常与隐逸的生活联系在一起,鹿则象征着自由与宁静,这里反映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渴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邱云霄,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风格清新而富有哲思。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并存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来表达内心的情感与对生活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螺滩》通过细腻的描写与独特的意象,展现了江边的自然风光与诗人的内心感受。开篇以“雀舫江声乱”引入,生动地描述了小船在江水中行驶的情景,传递出一种轻快与动感。接着“螺滩浪势骄”一句,将自然的力量与美丽表现得淋漓尽致,波涛汹涌,仿佛在展示大自然的壮丽与骄傲。
中间部分通过“乾坤蕉鹿梦,岁月梗萍漂”,诗人将时间与空间交织在一起,表现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蕉树与鹿的意象则增添了几分梦幻色彩。最后的“秋风双鬓外,落木晚萧萧”将情感推向高潮,秋风与白发的意象,象征着岁月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落叶的声响则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索。
整首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情感丰富而细腻,构建出一种悠远而又静谧的氛围,值得细细品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雀舫江声乱:描绘江面上小舟的活动,江水声乱,营造出一种生动的场景。
- 螺滩浪势骄:突显江浪的汹涌,螺滩的骄傲之势,象征着自然的力量。
- 乾坤蕉鹿梦:天地间的景象如梦幻般,蕉树和鹿的意象增添了诗的神秘感。
- 岁月梗萍漂:岁月像浮萍一样无定,给人一种流逝与无常的感受。
- 五里山亭出:远处的山亭若隐若现,表现出一种遥远的宁静。
- 孤城烟树遥:孤城与烟树的意象相互呼应,表现出一种孤独与静谧。
- 秋风双鬓外:秋风吹拂,双鬓已白,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 落木晚萧萧:落叶声萧萧,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岁月梗萍漂”,将岁月比作浮萍,形象生动。
- 对仗:如“雀舫江声乱,螺滩浪势骄”,对称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 拟人:如“浪势骄”,赋予浪以人的情感,增强了表现力。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情感深邃而富有哲理。
意象分析:
- 雀舫:象征轻快与自由。
- 江声:代表自然的声音,传达生机。
- 螺滩:自然的力量与美丽。
- 蕉鹿:理想与梦幻的象征。
- 秋风:岁月流逝的象征。
- 落木:生命的无常与凋零。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小船被称为什么?
- A. 雀舫
- B. 龙舟
- C. 画舫
-
“岁月梗萍漂”中“梗萍”所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植物
- B. 浮动的水草
- C. 漂浮的樽
-
诗中表现孤独感的意象是?
- A. 烟树
- B. 波浪
- C. 船只
答案:
- A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唐代王维《鹿柴》:同样以自然景色为题,表达内心的宁静。
- 宋代李清照《如梦令》:描绘秋天的景色,与本诗相似的情感表达。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绘山水与秋天的意境,但更注重于孤寂与宁静的情感。
- 李白《静夜思》:虽主题不同,但同样通过自然意象传递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明代诗人研究》
- 《山水田园诗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