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京口玉山清音阁》

时间: 2025-01-27 03:31:05

策杖蹑江巘,临风倚梵楼。

秋天出远树,夕照见归舟。

清磬云中发,惊涛槛底流。

坐来尘境隔,疑是御风游。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策杖蹑江巘,临风倚梵楼。
秋天出远树,夕照见归舟。
清磬云中发,惊涛槛底流。
坐来尘境隔,疑是御风游。

白话文翻译:

我手持拐杖,缓步走过江边的山岗,
在微风中靠在佛教的高楼上。
秋天的阳光透过远处的树木,
夕阳的余晖照耀着归来的小船。
清脆的磬声在云中响起,
惊涛在栏杆下奔流不息。
坐在这里,尘世的喧嚣似乎隔绝开来,
我疑惑自己是否正乘风而游。

注释:

  • 策杖:手持的拐杖。
  • 江巘:江边的山岗。
  • 梵楼:佛教的高楼,通常用于礼佛或讲经。
  • 清磬:清脆的磬声,磬是佛教乐器,常用于寺庙。
  • 惊涛:汹涌的波涛。
  • 尘境:尘世的境界,指世俗的生活。
  • 御风游:乘着风在空中游玩,表达一种超脱的意境。

典故解析:

  • :与佛教相关,体现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欣赏与尊重。
  • 秋天:秋天常常被用来象征成熟与思考,暗示着诗人内心的沉淀与反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元徵,清代诗人,活跃于18世纪,作品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风格清新自然,融入个人情感,细腻而富有哲理。他的诗作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一处风景秀丽的地方,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与对人生感悟的沉思。正值秋天,诗人通过描写秋日的宁静与美丽,表达了内心的平和与对尘世的超脱。

诗歌鉴赏:

《登京口玉山清音阁》是一首典型的山水田园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首句“策杖蹑江巘”,让人感受到诗人悠然自得的行走姿态,既有对自然的亲近,又展现了老年人的从容。接下来的“临风倚梵楼”更是将诗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表现得淋漓尽致,微风吹拂,诗人倚靠在高楼,感受到一种恬静的宁和。

秋天的“远树”与“夕照”,描绘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索,夕阳的余晖照耀着归舟,隐含着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清磬云中发,惊涛槛底流”,将声音与景象结合,清脆的磬声与奔腾的波涛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增强了诗的层次感与音韵美。最后两句“坐来尘境隔,疑是御风游”则是诗人的哲学思考,坐在这里,似乎与尘世的纷扰隔绝,产生了仿佛在风中游玩的幻觉,突显了诗人对自由与超脱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对自由境界的渴望,让读者在享受美景的同时,也感受到一种哲理的启示。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策杖蹑江巘:诗人手持拐杖,缓慢而稳重地走在江边的山岗,表现出一种悠闲的状态。
  2. 临风倚梵楼:在微风中,诗人倚靠在高楼上,象征着人与自然的和谐。
  3. 秋天出远树:秋天的阳光透过远处的树木,描绘出一幅温暖而宁静的画面。
  4. 夕照见归舟:夕阳照耀下,归来的小船点缀在水面上,增添了一种动感与生机。
  5. 清磬云中发:清脆的磬声从云中传来,营造出一种空灵的氛围。
  6. 惊涛槛底流:波涛在栏杆下涌动,表现出自然的力量与动感。
  7. 坐来尘境隔:坐在这里,似乎与尘世的喧嚣隔绝,表达了内心的宁静。
  8. 疑是御风游:诗人怀疑自己是否在风中遨游,象征着对自由与超脱的渴望。

修辞手法:

  • 比喻:“疑是御风游”以疑问的方式暗示了诗人对自由的追求。
  • 对仗:全诗的句式结构整齐,增加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通过“秋天”“夕照”“清磬”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超然的气氛。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体现了对自由与超脱的向往,营造出了一种宁静而深刻的哲理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巘:象征着人生的坎坷与高峰,诗人通过山水景象反思人生。
  • 梵楼:象征着精神寄托与信仰的力量。
  • 夕照:象征着人生的无常与美好瞬间的把握。
  • 清磬:象征着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策杖蹑江巘”的意思是: A. 手持拐杖走在江边的山岗
    B. 快速奔跑在江边
    C. 乘船游江
    答案:A

  2. “临风倚梵楼”中的“梵楼”指的是: A. 高楼大厦
    B. 佛教的高楼
    C. 书楼
    答案:B

  3. 诗中表现出诗人对什么的渴望? A. 名利
    B. 自由与超脱
    C. 财富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诗词对比:

比较《登京口玉山清音阁》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描绘了自然的美,但刘元徵更侧重于内心的反思与哲理,而王维则更多地表现出对自然的直接感受与宁静生活的向往。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魅力。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鉴赏》
  • 《古诗词解析与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