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宿密云
作者: 弘晓 〔清代〕
驻马神皋近,寒鸦噪戍楼。
夕阳含岭色,宿雨乱溪流。
野寺疏钟动,荒郊夜柝浮。
言归幽兴发,萸菊正清秋。
白话文翻译
在神皋驻马,附近传来寒鸦在戍楼上叫唤的声音。夕阳映照着山岭的颜色,昨夜的雨水使溪流变得混乱。野外寺庙传来稀疏的钟声,荒郊外的夜间撞击声回荡。说到归去,幽静的兴致便油然而生,正值清秋,山萸与菊花正盛开。
注释
- 驻马:停马,指骑马的人停下马匹。
- 神皋:古地名,可能指某个山头或高地。
- 寒鸦:指寒冷季节的乌鸦,象征孤寂和凄凉。
- 戍楼:边防的瞭望塔。
- 夕阳:傍晚的太阳,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 含岭色:夕阳映照在山岭上的颜色。
- 宿雨:昨夜的雨。
- 乱溪流:溪水因雨而混乱。
- 疏钟:稀疏的钟声,可能指寺庙的钟声。
- 夜柝:夜间的警报声,通常是边防守卫的声音。
- 幽兴:幽静的情趣或兴致。
- 萸菊:萸花和菊花,象征秋天的景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弘晓,清代诗人,生平和具体情况不详,但其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的哲思,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宿密云》创作于秋季,诗人可能在边疆或偏远地区驻守,面对自然的静谧与人事的孤独,表达出对归乡的渴望和对秋天的深刻感受。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秋天的宁静与孤寂,诗人在驻马的过程中,目击了寒鸦的叫声、夕阳的美丽、溪流的混乱,以及寺庙钟声的回荡。这些意象相互交织,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秋日画面。诗的前四句采用了多种自然意象,既有视觉的美感,也有听觉的细腻,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
最后两句“言归幽兴发,萸菊正清秋”则将情感引向内心,表达了在这静谧的秋夜中,诗人对归乡的思索和对秋天美好事物的欣赏。这里的“幽兴”体现了诗人在面对这种美丽景象时的内心感受,似乎在思念某个地方或某个人。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独特的审美情趣,营造出一个既孤独又充满诗意的秋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驻马神皋近:诗人停在神皋附近,暗示了他在边疆的守望。
- 寒鸦噪戍楼:寒鸦的叫声增添了孤寂的气氛。
- 夕阳含岭色:夕阳的美景映照着山岭,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
- 宿雨乱溪流:雨后的溪水流动不再平静,象征着生活中的变故。
- 野寺疏钟动:寺庙的钟声稀疏而悠远,增加了环境的宁静感。
- 荒郊夜柝浮:夜间的警报声在荒郊回响,增强了孤独感。
- 言归幽兴发:提到归乡的愿望,触发了内心的情感。
- 萸菊正清秋:描绘了秋天的美丽,表达了对时节的珍惜。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相结合,构建出深远的意境。
- 对仗:如“寒鸦噪戍楼”与“夕阳含岭色”,形成对称美。
- 拟人:自然景象如溪水、钟声仿佛有生命,增强了诗歌的情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边疆生活的感受,透过秋天的景色,展现出孤独与思乡的情感。诗人通过对自然的细致观察,反映出内心的宁静与对生命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寒鸦:象征孤独和凄凉。
- 夕阳:象征时间的无情与美丽的瞬间。
- 溪流:象征生命的变迁与不稳定。
- 萸菊:象征秋天的成熟与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驻马地点是哪里?
- A. 山顶
- B. 神皋
- C. 河边
- D. 村庄
-
诗人通过什么景象表达了对归乡的思念?
- A. 夕阳
- B. 寒鸦
- C. 萸菊
- D. 荒郊夜柝
-
“宿雨乱溪流”中的“宿雨”指的是什么?
- A. 早上的雨
- B. 昨夜的雨
- C. 下雪
- D. 暴风雨
答案
- B. 神皋
- C. 萸菊
- B. 昨夜的雨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月夜忆舍弟》:杜甫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 《月夜忆舍弟》与《宿密云》都表达了思乡之情,但前者更直接,后者则通过自然景象引发情感。两首诗在意象上有相似之处,但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清代诗歌选》
- 《中国古典诗词赏析》
- 《诗词基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