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送僧归峨眉
作者: 周密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大峨山顶寺,归路八千遥。
百丈牵云上,三衣带雨挑。
岭寒栖板屋,路断隔绳桥。
若过三闾宅,骚魂试一招。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高耸的峨眉山顶寺院,诗人对僧人归途的思念。归路遥远有八千里,百丈高的山云雾缭绕,僧人挑着三件衣物在雨中前行。山岭寒冷,栖息在简陋的小屋中,路途艰难,隔着绳索的吊桥。而如果能经过三闾的故宅,或许能唤起骚人对往事的追忆。
注释:
- 大峨: 指峨眉山,位于四川省,是著名的佛教圣地。
- 归路: 指僧人返回的路程。
- 百丈: 形容山的高度。
- 牵云上: 形容云雾缭绕,仿佛牵引着云朵。
- 三衣: 指僧人的三件衣物。
- 带雨挑: 在雨中挑着衣物,行走艰辛。
- 岭寒: 山岭寒冷。
- 隔绳桥: 形容路途艰难,桥梁悬挂。
- 三闾宅: 指屈原的故宅,暗指追忆和情感的寄托。
典故解析:
- 三闾宅: 三闾是指屈原的故居,屈原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爱国诗人,其辞章表达了对祖国和故乡的深切怀念,常被后人用来表达对过往的追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周密是宋代著名的诗人、词人和文学家,以其细腻的观察和真挚的情感著称。他的诗歌多描绘风景,抒发情感,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周密游历峨眉山时所作,表达了对僧人归途艰辛的同情以及对云山雾海的感慨。
诗歌鉴赏:
《送僧归峨眉》是一首充满情感和意象的作品,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反映出诗人对僧人艰辛归途的关切和对生活的思考。开篇提到“大峨山顶寺”,就让人感受到那种高耸入云的壮阔,以及那份神圣的气息。接下来的“归路八千遥”则直接揭示了归途的漫长与艰辛,诗人以此引发读者对孤独旅程的共鸣。
“百丈牵云上,三衣带雨挑”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僧人在雨中行走的艰难情景,与山的高耸和天气的恶劣形成鲜明对比。“岭寒栖板屋,路断隔绳桥”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恶劣和旅途的艰难,使人感受到一种孤寂和无奈。
最后一句“若过三闾宅,骚魂试一招”则赋予了整首诗一种哲思,提及屈原的故宅,呼应了孤独与追忆的主题,让人感受到一种时光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与情感的结合,展现了人们在旅途中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具有深刻的哲理和丰富的内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大峨山顶寺”:描绘了峨眉山的高耸和寺庙的神圣。
- “归路八千遥”:强调归途的遥远,增加了旅途的艰辛感。
- “百丈牵云上”:生动地描绘了高山云雾缭绕的景象。
- “三衣带雨挑”:表现僧人在雨中挑着衣物的艰难情境。
- “岭寒栖板屋”:展现了山岭的寒冷与落脚点的简陋。
- “路断隔绳桥”:形象地表达了行路艰难,路途险阻。
- “若过三闾宅,骚魂试一招”:以屈原为典故,引发对过往的追忆和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 “百丈牵云”形象地表现了山的高度和云雾的缭绕。
- 对仗: “岭寒栖板屋,路断隔绳桥”通过对仗提升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 “骚魂试一招”赋予了“骚魂”以人性,体现了对情感的追忆。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僧人归途的艰辛,展现了人生旅途的孤独与无奈,同时也引发了对过往的思考与追忆,表达了对人事变迁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大峨山: 象征崇高与精神的追求。
- 归路: 代表人生的旅途与归属感。
- 云: 代表变幻与不确定性。
- 雨: 象征困境与艰辛。
- 三闾宅: 代表对故土的怀念与追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山名是: A. 泰山
B. 峨眉山
C. 华山
D. 黄山 -
“百丈牵云上”中的“百丈”指的是: A. 一百米
B. 一百尺
C. 一百丈
D. 一百公里 -
“若过三闾宅”的典故指的是: A. 李白
B. 屈原
C. 杜甫
D. 苏轼
答案:
- B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
- 李白《早发白帝城》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可以对比周密的《送僧归峨眉》与王维的《送别》。
- 主题: 两者都体现了对离别的感伤,但周密更注重描绘自然景象与人生旅途的艰辛,而王维则更侧重于内心情感的抒发。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文网》
- 《全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