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留都比部陈次岩陈来书甚夸其署中之胜》

时间: 2025-01-11 06:29:07

公车同赋帝京篇,一判风烟几十年。

江上暮云寒自结,天涯明月夜谁怜。

吟踪欲遍三山外,醉眼应空六代前。

亦识仙曹多丽况,新诗可少故人传。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公车同赋帝京篇,一判风烟几十年。江上暮云寒自结,天涯明月夜谁怜。吟踪欲遍三山外,醉眼应空六代前。亦识仙曹多丽况,新诗可少故人传。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我们一起在京城赋诗,已过去几十年,世事变迁,我的感慨难以言说。江边的暮云在寒冷中聚集,天涯的明月之夜又有谁来怜惜呢?我想在三山之外游历,醉眼望去仿佛能回到六代之前。即便我认识许多仙人,欣赏他们的美好,然而新诗却很少有人传颂给旧友。

注释:

  • 公车:古代官员出行的车,象征着官场和权力。
  • 帝京:指的是京城,通常指北京。
  • 一判风烟:经历了多年风雨,世事变化。
  • 江上暮云:指黄昏时分江面的云朵。
  • 明月夜:夜晚的明月,象征思乡和孤独。
  • 吟踪:吟诗的足迹。
  • 三山:指的可能是名山,寓意高远的理想。
  • 醉眼:形容陶醉的状态。
  • 仙曹:指的是神仙或隐士。
  • 丽况:美好的境遇或情景。

典故解析:

  • 三山:在古代文学中,三山常用来象征高远的理想和追求,通常指的是蓬莱、方丈、瀛洲等仙山。
  • 六代前:指历史悠久,表达对往昔的怀念。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游朴,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反映游历与抒怀,风格清新脱俗。
  •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游朴游历留都之际,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故人的怀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京城赋诗为起点,反映了作者对岁月变迁的思考。首句“公车同赋帝京篇”勾勒出诗人与友人在京城共同创作的场景,仿佛带着对往日时光的怀念。接下来的“江上暮云寒自结”则将视角转向江边,描绘了寒冷的黄昏,体现出内心的孤寂与思索。诗人以“天涯明月夜”引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月亮成为了情感寄托,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与遗憾。

更深层次的意象在于“吟踪欲遍三山外”,诗人渴望游历更远的地方,追寻理想与美好,而“醉眼应空六代前”则暗示了对历史的反思与追忆,仿佛在醉眼朦胧中看到过去的辉煌。最后一句“新诗可少故人传”则更显示出对新与旧交替的无奈,虽有新作,却少有人传颂,留下了对时光流逝的惋惜。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公车同赋帝京篇:与友人一起赋诗,体现友情。
    • 一判风烟几十年:经过了漫长的岁月,感叹时光。
    • 江上暮云寒自结:描绘寒冷的江边景象,突显孤独。
    • 天涯明月夜谁怜:表达对孤独的思考和对友人的怀念。
    • 吟踪欲遍三山外:渴望游历,追寻理想。
    • 醉眼应空六代前:醉眼中回望历史,沉浸在往昔。
    • 亦识仙曹多丽况:虽识多位仙人,仍感世事无常。
    • 新诗可少故人传:新作难以传承,感叹时光流逝。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月亮比作孤独的情感寄托。
    • 对仗:如“江上暮云寒自结”与“天涯明月夜谁怜”,形成对称的美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友人的怀念和对历史的追忆,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理想的追求,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

意象分析:

  • 江上暮云:象征孤独与思念。
  • 明月:象征思乡与情感寄托。
  • 三山:象征理想与追求。
  • 醉眼:象征对往昔的沉浸与回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公车”象征什么?

    • A. 交通工具
    • B. 官场与权力
    • C. 旅行的乐趣
  2. “天涯明月夜谁怜”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A. 喜悦
    • B. 孤独与思念
    • C. 愤怒
  3. 诗中提到的“三山”指的是什么?

    • A. 名山
    • B. 皇宫
    • C. 战场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 李白《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同样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对时光的感慨,但语气更显婉约;而游朴的这首诗则显得更加直接和深沉,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游朴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
  • 《诗词的意象与情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