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申秋日经筵》
时间: 2025-01-11 02:51:4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皎日丽中天,金风拂细旃。
右文遵旧制,典学重经筵。
为进邦家彦,爰咨经史诠。
探渊思汲古,望道未忘筌。
制事应惟义,执中犹在权。
心恒期洞洞,志每厉乾乾。
缅想万民上,端资百尔贤。
周行须示我,莫谩颂丰年。
白话文翻译
明亮的太阳高悬在空中,金色的微风轻轻拂动着细密的帷幕。
遵循古代的文法,典礼和学问都重视经筵的讲解。
为了提升国家和家族的声望,特意咨询了经典和历史的解释。
深入探究古代的智慧,追求真理时不忘工具的使用。
处理事务应当坚持正义,保持中庸仍需掌握权衡。
内心始终渴望明亮清晰,志向常常激励着我奋发向上。
怀念万民的安乐,完全依赖于你们的贤能。
希望四方的走势能给我启示,不要空谈丰收的年头。
注释
- 皎日:明亮的太阳。
- 丽:光彩照人,形容天气晴朗。
- 细旃:细密的帷幕,常用在古代的典礼中。
- 右文:指遵循文采和文法,强调文学的重要性。
- 经筵:即讲解经典的场合,古代的学术活动。
- 谩颂:随意赞美,不真实的称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弘历,即清代的乾隆皇帝,年号弘历。他是清朝的第四位皇帝,在位期间(1735-1796)进行了一系列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改革,倡导文治,重视文化艺术,留下了许多诗词作品。
创作背景
《庚申秋日经筵》作于乾隆年间,正值秋季,作者在此时主持经筵,旨在强调学术的重要性和对国家的责任感。
诗歌鉴赏
《庚申秋日经筵》是一首充满儒家思想的诗作,展示了弘历皇帝对文学、历史和国家治理的深刻理解。诗中通过描绘秋日的自然景象,反映出作者内心的清明和对国家的关怀。首联中“皎日丽中天”与“金风拂细旃”描绘出一种和谐美好的环境,暗示着国家的繁荣与昌盛。接下来的句子则转向对经典学问的重视,强调古典文化对治国理政的指导作用。
诗中多次提及“义”和“权”,体现了作者对于正义与权力的深刻思考,表达出一种中庸而又不失原则的治国理念。最后几句中,作者回顾历史,期望能够借助贤能之士的智慧来治理国家,显示了其谦逊和对民众的关心。
整首诗通过清晰的意象和严谨的结构,展现出弘历皇帝作为一位文化人和政治家的深邃思想,既有个人的情感,又有对国家的责任感,传达了希望与理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皎日丽中天:描绘秋日的美好,象征明亮的前景。
- 金风拂细旃:金风象征着丰收与和谐,细旃则指古典的学术气氛。
- 右文遵旧制:强调对传统文化的重视。
- 典学重经筵:古代学术的载体,强调学习的重要性。
- 为进邦家彦:为了提升国家和家族的声誉。
- 爰咨经史诠:咨询经典和历史,寻求智慧。
- 探渊思汲古:深入探究古代的智慧。
- 望道未忘筌:追求真理时不忘使用工具。
- 制事应惟义:处理事务应坚持正义。
- 执中犹在权:保持中庸仍需掌握权衡。
- 心恒期洞洞:内心渴望明亮清晰。
- 志每厉乾乾:激励自己奋发向上。
- 缅想万民上:思念万民的安乐。
- 端资百尔贤:依赖于贤能之士。
- 周行须示我:希望四方的走势能给我启示。
- 莫谩颂丰年:不要空谈丰收的年头,强调实事求是。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皎日丽中天,金风拂细旃”,展现出诗的节奏感。
- 比喻:将历史与智慧比作渊源,强调学习的重要性。
- 排比:多次使用“应”“犹”等字,增强语气的坚定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强调对古典文化的重视,以及对国家治理的理想与责任感,展现出弘历皇帝对民众的关怀和对贤能之士的期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皎日:象征光明与希望。
- 金风:代表丰收与和谐的氛围。
- 经筵:象征古代文化与学术的传承。
- 义:代表正义与道德的底线。
- 贤:象征有才之士,指引国家的未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金风”象征什么?
- A. 贫穷
- B. 丰收
- C. 战争
-
作者在诗中强调了什么重要的治国理念?
- A. 权谋
- B. 义
- C. 财富
-
“缅想万民上”意指什么?
- A. 忘记百姓
- B. 关注人民的安乐
- C. 只关注权力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对比,弘历的《庚申秋日经筵》更侧重于对古典文化的重视和理想的表达,而杜甫则更多地关注民生与现实困境。两者在主题上的差异体现了不同的历史背景与个人立场。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弘历与清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