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杂兴二十首 其六》

时间: 2025-01-11 02:01:35

去年黄叔度,赏我霜中春。

对酒得佳咏,和者三四人。

居然考槃乐,宛若桑榆亲。

嘉会亦难偶,相望如隔晨。

西风忽夜作,感此白发亲。

幽花不相负,采采清溪滨。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去年黄叔度,赏我霜中春。
对酒得佳咏,和者三四人。
居然考槃乐,宛若桑榆亲。
嘉会亦难偶,相望如隔晨。
西风忽夜作,感此白发亲。
幽花不相负,采采清溪滨。

白话文翻译:

去年,黄叔度在霜冷的春天里赏识了我。
我们对饮时得到了几首佳作,和诗的人有三四位。
我们欢声笑语,宛如老友重聚。
这样的美好时光本难得,彼此相望却如晨雾般遥远。
西风忽然在夜里袭来,感慨自己已白发苍苍。
幽静的花朵不辜负我,在清澈的溪边绽放。

注释:

  • 黄叔度: 是指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宋代著名的书法家、诗人。
  • 霜中春: 指在霜降的季节里感受到春天的气息,象征着希望与生命。
  • 对酒得佳咏: 指借酒吟咏,获得了好的诗作。
  • 考槃乐: 形容聚会的欢乐,考槃是古代一种乐器。
  • 桑榆亲: 比喻晚年朋友之间的亲密关系。
  • 嘉会: 美好的聚会。
  • 相望如隔晨: 彼此相望却感觉隔得很远,表明时间和空间的遥远。
  • 白发亲: 感叹自己年纪渐长,白发已生。
  • 幽花: 指静谧的花朵,象征着纯洁与美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程敏政(约1590—约1660),字子明,号澄庵,明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俊逸,常以自然景色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的时期,诗人通过描写秋日的景象与个人感慨,抒发对友谊的珍惜与对逝去时光的惋惜。

诗歌鉴赏:

《秋日杂兴二十首 其六》展现了程敏政对于友谊和生命的深刻思考。起首提到“去年黄叔度”,不仅引入了友人的回忆,也暗示了诗人对往日美好时光的怀念。接着,诗中描绘了对饮作诗的场景,这不仅表现了诗人对文人交往的珍视,还映射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亲密关系。诗中“嘉会亦难偶,相望如隔晨”的句子,透出对聚会时光的珍惜,同时也流露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感伤。最后,幽花与清溪的意象不仅增添了自然美的细腻,也象征着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整首诗在意境上交织了友谊、时光与自然之美,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人生感悟的深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去年黄叔度,赏我霜中春。

    • 追忆去年与黄叔度的相聚,表现了对友谊的珍视。
  2. 对酒得佳咏,和者三四人。

    • 描绘聚会时的欢乐气氛,表现了文人雅趣。
  3. 居然考槃乐,宛若桑榆亲。

    • 形容聚会的愉悦,如同老朋友相聚般亲切。
  4. 嘉会亦难偶,相望如隔晨。

    • 表达对美好聚会时光的珍惜和对未来相聚的渺茫。
  5. 西风忽夜作,感此白发亲。

    • 感受到人生的无常,思绪随西风而动,感叹白发的到来。
  6. 幽花不相负,采采清溪滨。

    • 以幽花与清溪为结尾,象征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修辞手法:

  • 比喻: “相望如隔晨”比喻彼此的遥远感。
  • 拟人: “幽花不相负”,把花赋予了人性。
  • 对仗: 诗中多处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友谊和生命感悟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感和对自然的热爱。

意象分析:

  • 黄叔度: 代表着友谊与文人雅集。
  • : 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
  • : 代表着欢聚与诗意的生活。
  • 西风: 象征着岁月的无情与变化。
  • 幽花: 代表着纯洁的美好与自然的陪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黄叔度是谁? A. 诗人
    B. 书法家
    C. 友人
    D. 画家

  2. “相望如隔晨”指的是什么? A. 彼此相隔很远
    B. 一起喝酒
    C. 聚会的欢乐
    D. 赏花的乐趣

  3. 诗中提到的“幽花”象征什么? A. 友情
    B. 美好与纯洁
    C. 时间的流逝
    D. 生命的脆弱

答案:

  1. C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李白的《月下独酌》与程敏政的《秋日杂兴》都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但李白更侧重于个体情感的宣泄,而程敏政则更多地表现了对友谊与生命的整体思考。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明清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