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陈致中环溪》
时间: 2025-01-27 03:32:3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题陈致中环溪
作者:姚勉 〔宋代〕
出门何所有,四面围青山。
是溪从山来,亦复兹回环。
高人颍川君,结茅此中间。
溪光挹潋滟,溪响听潺湲。
四面勿着桥,往来听渠艰。
是名仙凡界,亦曰清浊关。
可人送过溪,否则溪上还。
白话文翻译
走出门来,只见四周青山环绕。
这条小溪是从山中流出的,绕着这里曲折回环。
高人是颍川的君子,在这里结茅而居。
小溪的波光闪烁,水声潺潺悦耳。
四面都不架设桥梁,往来的人走得很艰难。
这里被称为仙凡之界,也被称为清浊之关。
如果有人送我过溪,否则我只能留在溪的这边。
注释
- 何所有:指“有什么”。
- 高人:指有德行和学识的人。
- 结茅:搭建茅屋,隐居生活。
- 挹潋滟:指溪水的光影闪烁。
- 潺湲:形容水声细微流动的样子。
- 仙凡界:指人间与仙界的交界之地。
- 清浊关:指清净与浑浊的分界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姚勉,宋代诗人,其诗文以清新自然见长,常表现对山水田园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作者游览陈致中的环溪时,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姚勉的《题陈致中环溪》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的诗,诗中通过描绘青山、溪水以及隐士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开篇“出门何所有,四面围青山”,以简单的提问引入,展现了环绕的青山,给人一种山水相依的宁静感。接着,诗人通过“溪从山来,亦复兹回环”描绘了溪水的来源和蜿蜒的形态,表现了自然的灵动与变化。
诗中的“高人颍川君,结茅此中间”,提到隐士的生活,表达了对高人隐居生活的向往。后面的“溪光挹潋滟,溪响听潺湲”则描绘了溪水的光影和声音,增强了自然的生动感。最后,诗人以“仙凡界”与“清浊关”总结,反映了人世间的清浊与自然的和谐。
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的思考与追求,是对隐逸生活美好向往的生动写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出门何所有,四面围青山:走出门来,四周都是青山环绕,表现出环境的优美。
- 是溪从山来,亦复兹回环:小溪从山中流出,绕着这里回环,展现溪流的灵动。
- 高人颍川君,结茅此中间:提到隐士,强调其修身养性。
- 溪光挹潋滟,溪响听潺湲:描绘溪水波光粼粼,水声轻柔悦耳。
- 四面勿着桥,往来听渠艰:不设桥梁,行人往来困难,增加了自然的原始感。
- 是名仙凡界,亦曰清浊关:强调此地的独特性,既是人间与仙界的交界,也是清浊的分界。
- 可人送过溪,否则溪上还:最后表达了对人情的期待和隐居的孤独。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溪水比作人间与仙界的连接。
- 对仗:如“清浊关”与“仙凡界”,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性与对称美。
- 拟人:溪水的声音被赋予人类的特征,增添了情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人世间浑浊的反思和对清净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青山:象征自然的美好与宁静。
- 溪水:象征流动的生命与灵动的自然。
- 高人:象征隐士的理想生活与高尚品德。
- 仙凡界:象征人间与理想的交汇,体现了对超脱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高人”是指什么样的人?
- A. 有德行和学识的人
- B. 富有的人
- C. 拥有权力的人
-
诗中“溪响听潺湲”描绘的是什么?
- A. 小溪的声音
- B. 大海的波涛
- C. 风的呼啸
-
诗中所描述的环境主要是怎样的?
- A. 热闹繁华的城市
- B. 山水环绕的宁静之地
- C. 荒凉的沙漠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与姚勉的《题陈致中环溪》,都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但前者更强调自给自足的生活哲学,而后者则更侧重于自然景色的描绘和隐逸生活的理想。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欣赏》
- 《陶渊明与隐逸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