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戴竹林》

时间: 2025-01-26 03:06:52

碧天夜坠少微星,处士俄然梦奠楹。

堪惜重泉閟玉树,谩怜洛社失耆英。

清名已著儒林传,潜德何惭太史铭。

宿草寒烟封马鬣,贤良追慕不胜情。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挽戴竹林
作者: 陈玄 〔明代〕

碧天夜坠少微星,
处士俄然梦奠楹。
堪惜重泉閟玉树,
谩怜洛社失耆英。
清名已著儒林传,
潜德何惭太史铭。
宿草寒烟封马鬣,
贤良追慕不胜情。


白话文翻译:

在碧蓝的天空下,夜幕降临,少微星闪烁,
一位隐士突然在梦中来到他的书房。
令人惋惜的是,重泉的流水被玉树遮挡,
空自怜惜洛社失去了耆英(指贤人)。
他的清名已经在儒林中传扬,
而他那潜在的德行又何必在太史的铭文下感到羞愧呢?
宿草上寒烟缭绕,封住了马鬣,
贤良人们追慕他,情感无以言表。


注释:

字词注释:

  • 碧天:指清澈的天空。
  • 少微星:星名,古人以星相占卜。
  • 处士:隐士,指有才德而不仕于官的人。
  • 奠楹:书房的门楹,意指在此静坐。
  • 重泉:指水源涌出的地方。
  • 玉树:美好的树,象征高洁的品德。
  • 洛社:古代的社坛,祭祀的场所。
  • 耆英:年长且有德行的人。
  • 清名:清白的名声。
  • 潜德:隐秘的德行。
  • 太史铭:指古代史官所作的铭文,记录德行。
  • 宿草:冬天的草,象征凋零。
  • 寒烟:寒冷的烟雾,营造出孤寂的气氛。
  • 贤良:有德行的人。
  • 追慕:怀念和敬仰。

典故解析:

  • 诗中提到的“重泉”和“洛社”反映了古代文人对隐士的敬仰与惋惜,表现出对理想化人格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玄,明代诗人,以其清新独特的诗风著称,擅长抒发个人情感。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常表现出对贤人的敬仰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挽戴竹林》创作于明代,反映了作者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与对逝去贤人的怀念,表达了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与尊重。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夜空与隐士的梦境,营造出一种悠远而清冷的氛围。开篇提到“碧天夜坠少微星”,以夜空中的星星引入,暗示着诗人的孤独与对理想的追求。接下来,诗人通过“处士俄然梦奠楹”描述隐士在梦中与书房的关系,这种梦境中的宁静表现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堪惜重泉閟玉树,谩怜洛社失耆英”两句中,诗人对贤人的惋惜情绪愈加明显,表达了对失去的珍贵人格的追忆。接着“清名已著儒林传,潜德何惭太史铭”,诗人反思自己的德行与名声,显现出一种谦逊与自省的态度。

最后,“宿草寒烟封马鬣,贤良追慕不胜情”以自然景象收尾,展现出对贤人的深切怀念与情感的绵延。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结合了自然与人文,体现了诗人对历史与人格的思考,情感深沉而细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碧天夜坠少微星:夜空清澈,星星微弱,暗示孤独的境况。
  2. 处士俄然梦奠楹:隐士在梦中回到书房,象征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3. 堪惜重泉閟玉树:可惜美好的事物被遮挡,表达对贤人失去的惋惜。
  4. 谩怜洛社失耆英:空自怜惜失去的贤人,以此表现对理想人格的追思。
  5. 清名已著儒林传:他的名声在文人圈中已经广为流传。
  6. 潜德何惭太史铭:内心的德行与名声形成对比,表现出诗人的自省。
  7. 宿草寒烟封马鬣:自然景象描绘,营造出孤寂的氛围。
  8. 贤良追慕不胜情:贤人被追慕的情感难以言表,情感深沉。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碧天夜坠”,通过描绘夜空映射内心情感。
  • 对仗:如“清名已著儒林传,潜德何惭太史铭”,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逝去贤人的怀念与对理想人格的追求,表现出深厚的文化自省与情感寄托。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碧天:象征清澈与宁静。
  • 少微星:象征孤独与渺小。
  • 重泉:象征生命与希望。
  • 玉树:象征高洁与理想。
  • 寒烟:象征凋零与失落。
  • 贤良:象征理想人格与品德。

这些意象共同营造出一种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对逝去的怀念,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人格与德行的重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洛社”指的是: A. 祭祀的场所
    B. 一种植物
    C. 古代诗人
    D. 一种乐器

  2. “宿草寒烟封马鬣”中的“寒烟”主要表现了: A. 生活的繁忙
    B. 孤寂的氛围
    C. 春天的气息
    D. 温暖的情感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 《春望》(杜甫)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在《夜泊牛渚怀古》中,李白同样表达了对历史与人物的追思,但其风格更为豪放,展现出壮志未酬的情感。而陈玄的《挽戴竹林》则更为细腻,体现出对理想人格与清名的深刻思考,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具特色。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诗词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文化与诗歌》

以上书籍提供了丰富的古代诗词背景与解析,帮助进一步理解诗歌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