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其三 少作》
时间: 2025-01-27 03:31:48意思解释
满江红 其三 少作
作者: 夏言 〔明代〕
原文展示:
岸柳窥人,东风里似曾相识。
指长堤朱箔青楼,还知旧日。
前度刘郎今又到,落花流水成陈迹。
但萋萋芳草满江湄,清如织。
风月夜,思畴昔。
云雨梦,无消息。
正一雁南来,今夕何夕。
仙鸟不传云外信,谁家苦弄风前笛。
倚蓬窗搔首对黄昏,空追惜。
白话文翻译:
岸边的柳树像是在窥视人,东风中似乎是曾经相识的景象。
指着长堤上的朱色帐篷和青楼,仍然记得往日的情景。
前次的刘郎如今又来了,落花流水只留下陈旧的痕迹。
然而,满江边的芳草依旧茂盛,清新如织。
在这风月的夜晚,思念往昔。
云雨之梦,却没有消息。
正好一只大雁南飞,今晚是什么夜晚呢?
仙鸟并不传递云外的信,谁家在风前苦苦吹奏笛声?
倚在窗前,搔首对着黄昏,空自追忆惋惜。
注释:
- 岸柳窥人:岸边的柳树像是在偷看人,表现柳树的生动。
- 朱箔青楼:指长堤上装饰华丽的房屋,体现了当时的繁华。
- 前度刘郎:刘郎指代曾经相识的恋人,揭示了对往昔的思念。
- 萋萋芳草:形容江边的芳草繁茂,暗示生命的延续。
- 云雨梦:云雨常用来比喻情感,表示梦中对情感的追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夏言(1482年-1548年),明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以诗词见长,风格清新流畅,常借景抒情,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夏言晚年,正值他人生的反思期,借助对自然景色的描写,流露对往昔的怀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满江红 其三 少作》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情感抒发,展现了作者对往昔情感的追忆与对人生短暂的感伤。诗的开头,岸边的柳树生动地描绘出春日的气息,与东风的轻拂相结合,营造出一种熟悉的氛围。接着,提到的朱箔青楼与落花流水,暗示着曾经的繁华与如今的变化,形成鲜明的对比。
诗中“云雨梦,无消息”一句,深刻地表达了对失去的情感的无奈与渴望,仿佛在诉说着一段难以忘怀的恋情。最后的“倚蓬窗搔首对黄昏”,让人感受到一种孤独与惆怅,诗人似乎在对黄昏的思考中,回忆起那些美好的过往,却又无力追寻。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在繁华与落寞之间的徘徊,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对旧日情感的留恋,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岸柳窥人:岸边的柳树轻轻摇曳,似乎在关注过往的行人,营造一种亲切感。
- 东风里似曾相识:春风拂面,带来熟悉的感觉,暗示对旧事的回忆。
- 指长堤朱箔青楼:描绘长堤上华丽的建筑,传达一种繁华的印象。
- 前度刘郎今又到:提到曾经的恋人,表达对旧情的眷恋。
- 落花流水成陈迹:落花流水只留下过往的痕迹,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 萋萋芳草满江湄:芳草依旧繁盛,象征生命的延续。
- 清如织:形容草色清新,如同织物般细腻。
- 风月夜,思畴昔:在风月的夜晚,思念往昔的情景。
- 云雨梦,无消息:梦中对往事的追忆,却没有任何消息传来,流露出对失去的惋惜。
- 正一雁南来,今夕何夕:一只大雁南飞,诗人自问今夕是什么夜晚,表现孤独与思索。
- 仙鸟不传云外信:仙鸟不再传递远方的消息,暗示情感的隔绝。
- 谁家苦弄风前笛:不知谁在风中吹笛,营造出一种孤独的氛围。
- 倚蓬窗搔首对黄昏:倚靠窗前,思绪万千,对着黄昏感伤。
- 空追惜:追忆往昔,感叹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柳树比作窥人者,生动形象。
- 对仗:如“落花流水成陈迹”,形成和谐的音韵。
- 拟人:柳树、仙鸟等具有人性化的情感,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与个人情感的抒发,表现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深刻揭示了人们面对时间流逝时的惆怅与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柳:象征柔情与思念。
- 东风:象征春天的到来,带来新的开始。
- 朱箔青楼:象征繁华的往昔,承载着恋情的记忆。
- 落花流水:象征时间的流逝与情感的消逝。
- 芳草:象征生命的延续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岸柳窥人”中的“柳”指的是什么?
- A. 柳树
- B. 桃树
- C. 梅树
-
诗中提到的“朱箔青楼”象征什么?
- A. 乡村
- B. 繁华的往昔
- C. 战乱
-
“云雨梦”指的是什么?
- A. 某种天气
- B. 情感的追忆
- C. 现实的困境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水调歌头》
- 李清照《如梦令》
诗词对比: 对比夏言的《满江红》与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表达了对往昔情感的追忆,但夏言更多地通过自然景物和个人感受结合,展现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而李清照则以细腻的情感,更加直接地展现女性的柔情与哀愁。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相关论文及研究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