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十六首 其二》
时间: 2025-04-29 04:19:1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满江红十六首 其二
凿翠流丹,使全楚山川襟带。是一片,神工鬼斧,劈开灵界。
矶下白龟横断岸,楼中黄鹤飞天外。剩文章,双照大江流,垂金薤。
一斗酒,犹堪载,三分事,聊堪话。甚英雄,竖子倏焉成败。
歌舞二乔谁得有,舳舻千里今安在。便江风,山月尚如前,都无奈。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楚地的壮丽风光,宛如艺术家用精巧的技艺雕刻而成。山川如带,展现出一片灵气。河边白龟横亘,楼阁中黄鹤翱翔,文章的光辉照耀着大江,金光闪烁。
喝上一斗酒,依然可以谈论往事;然而英雄的成败,转瞬即逝。二乔的歌舞,谁能够拥有?千里舳舻,如今又在何处?即便江风依旧,山月依然,心中却满是惆怅和无奈。
注释:
- 凿翠流丹:形容美丽的景色,像用翠绿色和红色的石头雕刻而成。
- 襟带:形容山川如同衣襟、带子一样。
- 神工鬼斧:形容技艺高超,仿佛是神仙和鬼怪的手笔。
- 白龟:象征着长寿和吉祥。
- 黄鹤:传说中的神鸟,象征着自由和飞翔。
- 一斗酒:比喻豪饮,也可以理解为分享心事。
- 二乔:指的是历史上著名的美人,代表着美丽和才艺。
典故解析:
- 二乔:指的是历史上东吴的王允之女,因其美丽和才艺而闻名,常被文人用来表达对美的向往。
- 黄鹤:源于古代传说,常被用来象征自由和理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蒋士铨(1617-1697),字子韬,号澄庵,晚明至清初的诗人,擅长词作,风格豪放,常表达对历史和人生的感慨。
创作背景:在清代初期,经历了明末的动荡,蒋士铨以词作表达对国家的思考与个人的感慨,反映了时代的悲剧和个人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词以优美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描绘了楚地的自然景观与历史沧桑。开篇以“凿翠流丹”引入,形象地表现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展现出诗人对山川壮丽的赞美。然而,随着对二乔歌舞的提及,诗人又将视角转向历史的变迁,感叹英雄的成败与美好事物的流失。
词中反复出现的“江风”“山月”,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亘古不变的自然景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显出诗人内心的惆怅和无奈。整首词在豪放与细腻、现实与理想之间游走,折射出人世间的无常与美好的渴望。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凿翠流丹”:形容自然景色的美丽。
- “使全楚山川襟带”:山川如同披肩的衣物。
- “白龟横断岸”:象征长寿的白龟在河岸旁。
- “黄鹤飞天外”:黄鹤在天空中飞翔,象征自由。
- “剩文章,双照大江流”:文章的光辉照耀着大江。
- “一斗酒,犹堪载”:豪饮一斗酒,畅谈往事。
- “甚英雄,竖子倏焉成败”:英雄和小人物的成败瞬息万变。
- “歌舞二乔谁得有”:感叹美好事物的得失。
- “舳舻千里今安在”:问千里船舶的去向。
- “便江风,山月尚如前”:自然依旧,但内心惆怅。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江风”“山月”,形成对比。
- 比喻:将山川比作衣襟带,增强了意象的美感。
- 排比:如“一斗酒,犹堪载,三分事,聊堪话”,增强语势。
-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无奈,突显了人类在时间面前的渺小。
意象分析:
- 山川:象征自然的壮丽与永恒。
- 白龟:象征长寿与智慧。
- 黄鹤:象征自由与理想。
- 酒:象征豪情与友情。
- 月亮:象征时间的流逝与思绪的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二乔”指的是: A. 两位美丽的女子
B. 两位历史英雄
C. 两位文学家
D. 两位神仙 -
“凿翠流丹”形容的是: A. 壮丽的山川
B. 精美的工艺
C. 诗人的情感
D. 自然的变化
答案: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满江红·写怀》(岳飞):同样表达爱国情怀与对历史的感慨。
- 《水调歌头》(苏轼):表达对人生和理想的思考。
诗词对比:
- 《登高》(王之涣)与本诗在表现自然美与人生感慨上有相似之处,但《登高》更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而《满江红》则侧重历史的思考与景物的描绘。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 《蒋士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