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沈轶刘先生挽章》
时间: 2025-02-04 15:35:29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满江红 沈轶刘先生挽章
作者: 王蛰堪 〔当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碧海星沉,寒霄外霎时云黑。惊鹤影一声凄断,江南江北。立雪空馀申浦愿,听琴那更山阳笛。怅而今蓬岛几千重,身无翼。芳丛冷,凭泪滴。植兰意,遗恩泽。但繁霜消尽,尘霄长隔。乱劫端应天上好,孤怀始觉人间窄。信他年杖履许追陪,寻仙迹。
白话文翻译:
在碧蓝的海面上星辰沉没,寒冷的天空外瞬间乌云密布。惊飞的鹤影发出一声悲鸣,穿越江南江北。立在雪中,唯余对申浦的愿望;听着琴声,何时能再听山阳的笛音?如今感慨蓬莱岛似乎遥不可及,自己却没有翅膀。芳草丛中显得冷清,泪水滴落。种兰的情意,留下了恩泽。但繁霜一旦消逝,尘世的距离却愈加遥远。面对乱世,天上或许是个好地方,孤独的心灵开始觉得人间太狭窄。相信在未来的某年,或许可以再携杖履追寻仙踪。
注释:
- 碧海:指清澈的海面。
- 星沉:夜空中的星星隐没,暗示夜晚的降临。
- 寒霄:寒冷的天空。
- 申浦:古代地名,指江南的一处美丽的地方。
- 蓬岛:传说中仙人居住的地方,象征理想的境地。
- 植兰:种植兰花,寓意美好的情感和恩泽的留存。
- 杖履:拄着的手杖和鞋子,象征着旅程和追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蛰堪,现代诗人,作品多以抒情和自然为主题,风格清新脱俗,常融入个人情感与社会观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作者对人生和理想深思之时,表现了对逝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及对未来的期望,反映了现代人的孤独感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满江红》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理想境地和人生经历的深刻反思。开头通过“碧海星沉,寒霄外霎时云黑”直接引入自然景象,给人以沉重的氛围,随后“惊鹤影一声凄断”的描写则传达出一种孤独与悲伤的情感。诗中反复提及的“江南江北”,不仅代表地理上的距离,也象征着心灵的隔阂。
诗人在描述对申浦的愿望和对琴声的怀念时,渗透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失落感。尤其在提到“身无翼”时,突显出在现实与理想之间的无奈与挣扎。后半部分的“信他年杖履许追陪,寻仙迹”更是表达了对未来的憧憬,尽管现实艰难,诗人依然希望能够追寻理想中的生活。
整首诗在情感的起伏中,充分展现了现代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具有深刻的思想性与艺术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前两句描绘夜幕降临与大自然的变化,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
- “立雪空馀申浦愿”表达了对美好愿望的追忆。
- “怅而今蓬岛几千重,身无翼”体现了对理想境地的向往与现实的无奈。
- 末尾则是对未来的期许,暗示着不断追寻的精神。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相结合,增强情感的表达。
- 拟人:赋予自然以情感,使其更具人性化。
- 对仗:整首诗的结构和语句对称性,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对人生困境的反思,同时也蕴含着对未来的希望与信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碧海:象征美好与宁静的自然。
- 寒霄:暗示孤独与冷清。
- 蓬岛:理想的生活境地,象征着渴望与追求。
- 泪滴:表达内心的伤感与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碧海星沉”中的“星沉”指的是什么现象?
- A. 星星升起
- B. 星星隐没
- C. 星星闪烁
- D. 星星消失
-
诗中提到的“蓬岛”象征着什么?
- A. 现实生活
- B. 理想生活
- C. 过往经历
- D. 自然风光
答案: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诗词对比: 王蛰堪的《满江红》与李白的《庐山谣》在情感表达上有相似之处,都是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人生的思考,但王蛰堪更加注重内心的孤独感,而李白则更强调壮丽的自然与豪情。
参考资料:
- 《王蛰堪诗集》
- 《现代诗歌赏析》
- 《古代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