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一百零四首 其四十三》

时间: 2025-02-04 15:32:55

父豩顽,子恶毒。

热血相喷,嗔拳相𡎺。

如风吹水自成纹,医得耳聋成瞎秃。

冷地思量,笑不成哭。

乳峰将底报深冤,捩鼻木。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父豩顽,子恶毒。热血相喷,嗔拳相。如风吹水自成纹,医得耳聋成瞎秃。冷地思量,笑不成哭。乳峰将底报深冤,捩鼻木。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述了父子之间的关系,父亲愚笨,儿子则充满恶意。两人之间不断争斗,像是热血在喷涌,拳头在碰撞。事情就像风吹过水面形成的波纹一样,难以平息。即使医治耳聋,也会变得更加盲目。冷静下来想一想,竟然笑不成哭。就像是乳峰要将深重的冤屈报复,捏鼻子而哭的情形。

注释:

  • :愚蠢、笨拙。
  • 恶毒:恶意、狠毒。
  • 热血相喷:形容激烈的争吵或冲突。
  • 嗔拳相:指用拳头互相攻击。
  • 捩鼻木:象征着一种无奈或悲伤的状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释绍昙,宋代著名的禅宗大师,擅长用诗歌表达禅理。他的作品通常透过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哲理引导人们思考人生的真谛。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社会动荡不安的时期,反映了家庭关系中父子之间的对立与冲突,寓意深刻,旨在引发人们对家庭和睦的思考。

诗歌鉴赏:

《偈颂一百零四首 其四十三》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父子关系中的紧张与矛盾。诗中的“父豩顽,子恶毒”一语,揭示了父亲的愚蠢和儿子的恶意,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家庭中代际之间的冲突。接下来“热血相喷,嗔拳相”的描写,生动地表现出父子之间的激烈争吵,充满了火药味,仿佛一触即发的战斗。

诗中提到的“如风吹水自成纹”,用风吹水的意象,形象地比喻了争吵的无奈与不可避免,正如水面上的波纹一样,难以平息。此时,诗人通过“医得耳聋成瞎秃”来表达一种讽刺,虽然试图解决问题,但结果却往往事与愿违,反而使矛盾更加复杂。

“冷地思量,笑不成哭”则展示了诗人对这种矛盾的反思,冷静下来后,愤怒与无奈交织,饱含着对家庭关系的深刻思考。最后的“乳峰将底报深冤,捩鼻木”则引导读者去思考深层的情感与冤屈,象征着对不公平的控诉。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与深刻的哲理,引发读者对家庭、亲情以及人际关系的深思,展现了禅宗思想中对矛盾与和谐的辩证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父豩顽,子恶毒。

    • 直接揭示父子之间的性格特点,父亲的愚蠢和儿子的恶意形成鲜明对比。
  2. 热血相喷,嗔拳相。

    • 描述了父子之间的激烈冲突,暗示着一种无法调和的紧张关系。
  3. 如风吹水自成纹,

    • 用自然界的现象比喻人际关系中的复杂性,争吵带来的波动难以消弭。
  4. 医得耳聋成瞎秃。

    • 讽刺地指出即使尝试解决问题,结果却往往适得其反。
  5. 冷地思量,笑不成哭。

    • 表达了思考后感到无奈与悲伤,情绪的复杂性。
  6. 乳峰将底报深冤,捩鼻木。

    • 通过意象揭示深层的情感,象征着对不幸的控诉与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如风吹水”描绘了家庭争执的复杂性。
  • 对仗:诗句对称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家庭关系中的矛盾与冲突展开,探讨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复杂性,揭示了愚蠢与恶意带来的痛苦,反映了对和谐家庭的渴望与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热血:象征愤怒与冲突。
  • 水纹:比喻复杂的人际关系。
  • 耳聋、瞎秃:象征对现实的无知与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述的父亲和儿子分别是什么样的性格?

    • A. 聪明与善良
    • B. 愚蠢与恶毒
    • C. 温和与冷漠
  2. “如风吹水自成纹”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和平与宁静
    • B. 冲突与复杂
    • C. 快乐与幸福
  3. “医得耳聋成瞎秃”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乐观
    • B. 无奈
    • C. 兴奋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相思》:探讨家庭与爱情之间的情感纠葛。
  • 李白的《将进酒》:表现对生活的感慨与无奈。

诗词对比:

可以将此诗与唐代杜甫的《月夜忆舍弟》进行对比,两者均反映了家庭情感中的矛盾与思念,但表达方式和情感基调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介绍古诗词的基本分析方法。
  • 《禅宗诗歌研究》 - 深入探讨禅宗对诗歌创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