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亡》

时间: 2025-02-04 15:35:32

赓歌长相思,未歌先泪垂。

忆昔初裹头,娶妻济水湄。

绸缪十载间,忧患杂欢嬉。

一朝遭丧乱,仓卒不得辞。

荒城落日哭,悲在留两儿。

儿痴诚可怜,鞠养失母慈。

再娶般溪上,妇道良同规。

愿从发抹漆,得到头梳丝。

奈何同穴志,眷恋方再期。

食贫居难安,一官调京畿。

分袂未云久,故里嘷狐狸。

凌霄失高树,化作柔杨枝。

摧枯与攀折,寂寥两不知。

沉痛伤人心,出门何所之。

路逢翁与媪,伛偻行相随。

感我少年心,两度生别离。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赓歌长相思,未歌先泪垂。
忆昔初裹头,娶妻济水湄。
绸缪十载间,忧患杂欢嬉。
一朝遭丧乱,仓卒不得辞。
荒城落日哭,悲在留两儿。
儿痴诚可怜,鞠养失母慈。
再娶般溪上,妇道良同规。
愿从发抹漆,得到头梳丝。
奈何同穴志,眷恋方再期。
食贫居难安,一官调京畿。
分袂未云久,故里嘷狐狸。
凌霄失高树,化作柔杨枝。
摧枯与攀折,寂寥两不知。
沉痛伤人心,出门何所之。
路逢翁与媪,伛偻行相随。
感我少年心,两度生别离。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亡妻的深切怀念和对生活的无奈。诗中提到,虽然吟唱思念之歌,但泪水早已流下。回想当初新婚时的美好,十年的生活中伴随着忧虑与快乐。然而,一朝之间,丧妻之痛如同突如其来的风暴,让人无法辞别。城市荒凉,夕阳下的哭泣声与留在身边的两个孩子的悲伤形成鲜明对比,孩子们失去母亲的慈爱,令人心痛。再婚后,新的妻子虽有相同的美德,但心中对亡妻的深情难以忘怀。生活贫苦,官职调动使得生活更加艰难,离别后的故乡回忆与狐狸的哀鸣交织,令人感到无奈与孤独。面对失去,诗人内心的痛苦与寂寥使得每一步都显得无所依归。路上碰见年迈的夫妻,彼此携手相伴,引发了对青春与再度别离的感慨。

注释

  • 赓歌:重唱、继续唱歌。
  • 裹头:指古代女子结婚时的头饰。
  • 绸缪:指缠绕、系带,这里指夫妻之间的深厚情感。
  • 荒城:荒凉的城市,象征着失去的生活与希望。
  • 鞠养:指抚养、照顾。
  • 般溪:这里指再婚的地方,意指新的开始。
  • 同穴志:指对亡妻的情感依旧深厚,虽已再婚,但心中仍怀念旧情。
  • 凌霄:高大的树木,这里象征着曾经的高大与现在的失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杨弘道,元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主要以抒情诗闻名。他的作品常体现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与对亲情的关怀。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是杨弘道在经历丧妻之痛后,面对生活的重重困境而写的,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迷茫与无奈。

诗歌鉴赏

《悼亡》是一首饱含深情的哀悼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对亡妻的思念与对生活的无奈。全诗以“赓歌长相思”开头,情感真挚,迅速引入了对亡妻的怀念。诗中的情景,既有过去的美好,也有现实的无情,展现出一种强烈的对比。十年的夫妻生活,诗人用“绸缪十载”描绘出夫妻间的情感缠绵,而“忧患杂欢嬉”则揭示了生活中的不易与苦涩。

随着诗句的推进,个人的悲痛愈发显露,特别是一朝丧乱的突发,让人感受到生活的无常与脆弱。诗中提到的“荒城落日哭”,不仅描绘了环境的凄凉,更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绝望。对孩子的牵挂与对再婚的无奈更是进一步加深了诗歌的情感层次,表现出对旧爱的深情与对新生活的无奈。

整首诗在情感的起伏中,展现了人对生死、爱与失落的思考,既有对过去的深情回忆,也有对现实的无奈承受,令人动容。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赓歌长相思,未歌先泪垂。”:即使还未开始唱歌,眼泪已悄然流下,表达了对思念的深切感受。
  • “忆昔初裹头,娶妻济水湄。”:回忆起结婚时的情景,充满温馨与幸福。
  • “绸缪十载间,忧患杂欢嬉。”:在十年的婚姻生活中,夹杂着忧愁与快乐的点滴。
  • “一朝遭丧乱,仓卒不得辞。”:一朝之内,遭遇丧妻的变故,匆忙之间无法告别,突显悲痛的突如其来。
  • “荒城落日哭,悲在留两儿。”:在荒凉的城市中,夕阳下的哭泣,悲伤的留给了两个孩子。
  • “儿痴诚可怜,鞠养失母慈。”:孩子们真的很可怜,因为失去了母亲的关爱。
  • “再娶般溪上,妇道良同规。”:再婚后,虽然新妻子也具备良好的品德,但心中依旧挂念亡妻。
  • “愿从发抹漆,得到头梳丝。”:希望能够同新妻一起打理生活,和谐共处。
  • “奈何同穴志,眷恋方再期。”:虽已再婚,但与亡妻的情感依旧难以割舍。
  • “食贫居难安,一官调京畿。”:生活困苦,官职调动使得一切更加艰难。
  • “分袂未云久,故里嘷狐狸。”:分别的时间并不长,故乡的声音依旧萦绕。
  • “凌霄失高树,化作柔杨枝。”:高大的树木失去,化为柔弱的杨枝,象征失去后的脆弱。
  • “摧枯与攀折,寂寥两不知。”:失去与寂寥让人无所适从。
  • “沉痛伤人心,出门何所之。”:内心的沉痛让人迷茫,不知出门何往。
  • “路逢翁与媪,伛偻行相随。”:路上遇到年迈的夫妻,象征着伴侣间的相依与温暖。
  • “感我少年心,两度生别离。”:感慨自己年轻时的心情,经历了两次生离死别。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荒城落日哭”将环境与情感结合,形象生动。
  • 拟人:如“故里嘷狐狸”,赋予动物以情感,增强了哀伤的氛围。
  • 对仗:如“食贫居难安,一官调京畿”,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着对亡妻的怀念,表现了生活的无常与人心的孤独,同时也展现了对家庭的责任感与对未来的迷茫,主题深刻,情感真挚。

意象分析

  • 荒城:象征着失去、孤独的环境。
  • 儿痴:代表失去母亲后的无辜与无奈。
  • 凌霄树:象征着曾经的辉煌与现今的脆弱。
  • 夕阳:代表生命的流逝与时间的无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赓歌长相思”的意思是什么?

    • A. 继续唱思念之歌
    • B. 忘记思念
    • C. 唱歌给别人听
    • D. 歌声悦耳
  2. 诗人对再婚妻子的态度是:

    • A. 完全忘记亡妻
    • B. 依旧怀念亡妻
    • C. 不喜欢再婚
    • D. 感到幸福
  3. “荒城落日哭”中“哭”字的作用是:

    • A. 描述自然现象
    • B. 形容诗人的情感
    • C. 表达欢乐
    • D. 代表时间流逝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白居易《琵琶行》

诗词对比: 对比杨弘道的《悼亡》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两者都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与生活的无奈。杨弘道的诗更多地聚焦于丧妻后的情感纠葛,而杜甫则在思念中融入了时代背景与国家的忧虑,展现出不同的情感深度与广度。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选集》
  • 《古诗词鉴赏入门》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诗句

赓歌长相思,未歌先泪垂。下一句是什么

忆昔初裹头,娶妻济水湄。上一句是什么

忆昔初裹头,娶妻济水湄。下一句是什么

绸缪十载间,忧患杂欢嬉。上一句是什么

绸缪十载间,忧患杂欢嬉。下一句是什么

一朝遭丧乱,仓卒不得辞。上一句是什么

一朝遭丧乱,仓卒不得辞。下一句是什么

荒城落日哭,悲在留两儿。上一句是什么

荒城落日哭,悲在留两儿。下一句是什么

儿痴诚可怜,鞠养失母慈。上一句是什么

儿痴诚可怜,鞠养失母慈。下一句是什么

再娶般溪上,妇道良同规。上一句是什么

再娶般溪上,妇道良同规。下一句是什么

愿从发抹漆,得到头梳丝。上一句是什么

愿从发抹漆,得到头梳丝。下一句是什么

奈何同穴志,眷恋方再期。上一句是什么

奈何同穴志,眷恋方再期。下一句是什么

食贫居难安,一官调京畿。上一句是什么

赓歌长相思,下一句是什么

未歌先泪垂。上一句是什么

未歌先泪垂。下一句是什么

忆昔初裹头,上一句是什么

忆昔初裹头,下一句是什么

娶妻济水湄。上一句是什么

娶妻济水湄。下一句是什么

绸缪十载间,上一句是什么

绸缪十载间,下一句是什么

忧患杂欢嬉。上一句是什么

忧患杂欢嬉。下一句是什么

一朝遭丧乱,上一句是什么

一朝遭丧乱,下一句是什么

仓卒不得辞。上一句是什么

仓卒不得辞。下一句是什么

荒城落日哭,上一句是什么

荒城落日哭,下一句是什么

悲在留两儿。上一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