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前观唱歌》
时间: 2025-01-27 04:07:0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同前观唱歌
作者:卢青山
唢呐手,坐桌首,双拳突颊十指抖,应鼓而吹声老朽。
唱歌者,妙龄中,右手击鼓左话筒,音箱卓卓立其东。
古歌淡涩唱不红,花腔稍杂流行风。
击钹者,伏案睡,手扶两钹时欲坠,鼓起头与手俱起。
听隔壁,亦有丧,洋鼓洋号声清扬。
流行曲锐洞数墙,依依来绕这边梁。
独坐者,坐两间,秋风作作吹衣衫。
心向古今生死穿,长天一月正孤悬。
白话文翻译
一位唢呐演奏者坐在桌前,双拳鼓起,十指抖动,随着节拍吹奏,声音颇显苍老。
唱歌的人正值妙龄,右手敲鼓,左手拿着话筒,音响稳稳地立在他东边。
古老的歌曲虽然清淡,却唱得不太流行,花腔稍微混杂着一些流行的风格。
打钹的人趴在桌上睡觉,手扶着两只钹,似乎快要掉下去,头和手都随之抬起。
听到隔壁也有丧事,洋鼓洋号声清脆响亮。
流行歌曲的旋律穿透墙壁,依依绕梁而来。
一个人独坐在两间屋子,秋风轻轻吹动着他的衣衫。
心中向古今生死相连,长空中一轮明月高挂孤悬。
注释
- 唢呐:一种传统的吹奏乐器,声音刺耳而高亢。
- 妙龄:年轻的年纪,通常指青春年少。
- 花腔:指演唱时的一种技巧,常带有装饰性的音调。
- 击钹:打击乐器的一种动作,这里指打钹的行为。
- 洋鼓洋号:指西洋乐器的鼓和号角,表示与传统音乐的对比。
- 依依:形容声音缭绕不绝。
- 心向古今:心中思考古代与现代的种种,生死的哲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卢青山,现代诗人,以其对传统与现代文化的深刻思考而闻名。他的作品常常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寻找平衡,探讨人们在快速变化的社会中对文化根源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当代,反映了城市生活中传统音乐与现代流行音乐的碰撞,表现了诗人对文化传承的思考和对当下社会现象的观察。
诗歌鉴赏
《同前观唱歌》是一首描绘传统与现代音乐交融的诗作。诗的开头,唢呐手坐在桌前,双拳鼓起,生动地描绘出乐手的形象,声音虽显苍老,却充满了情感。随着场景的展开,年轻的歌手和鼓手的形象相继出现,形成鲜明的对比。
诗人在描写古老歌曲时,提到“古歌淡涩唱不红”,这里不仅是对传统音乐的怀念,也流露出对流行文化的无奈与失落。随着流行曲的旋律穿透墙壁,诗人似乎感受到两种文化的交织与碰撞,流行文化的喧嚣与传统文化的沉静形成鲜明对照。
最后,诗人独坐于一旁,秋风轻拂,不禁引发对生死、古今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内心世界和对文化脉络的追寻。这首诗的意境深远,情感丰富,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转和文化的传承。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唢呐手,坐桌首:引入场景,唢呐演奏者的位置和身份。
- 双拳突颊十指抖:形象化演奏者的状态,表现出投入的情感。
- 应鼓而吹声老朽:唢呐声与鼓声的呼应,暗示时间的流逝。
- 唱歌者,妙龄中:引入年轻歌手,形成对比。
- 右手击鼓左话筒:描绘歌手的表演状态,强调其活力。
- 古歌淡涩唱不红:对传统音乐的批判,反映时代的变迁。
- 花腔稍杂流行风:流行风格的影响,音乐形态的变化。
- 击钹者,伏案睡:描绘打击乐手的状态,反映音乐中的无奈。
- 听隔壁,亦有丧:暗示社会背景,有丧事的哀伤。
- 洋鼓洋号声清扬:现代音乐的鲜明特征,与传统对立。
- 流行曲锐洞数墙:流行音乐的强烈影响力,穿透障碍。
- 独坐者,坐两间:孤独者的状态,反映内心的思考。
- 秋风作作吹衣衫:秋风的描写,增加诗的意境。
- 心向古今生死穿:哲学思考,连结古今文化。
- 长天一月正孤悬:孤独的情感在广阔的天空下显得更加深刻。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对比、拟人、意象等手法,形成了丰富的艺术效果。
主题思想:整首诗反映了对传统与现代文化的思考,表达了对音乐、时间与生命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唢呐:象征传统文化。
- 歌声:代表青春与活力。
- 秋风:象征孤独与思考。
- 明月:象征生死与哲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乐器有哪些?
- A. 唢呐
- B. 钹
- C. 钢琴
- D. 鼓
-
诗人对古歌的态度是?
- A. 非常喜欢
- B. 无奈与失落
- C. 完全否定
- D. 无所谓
-
诗中的“秋风”象征什么?
- A. 喜悦
- B. 孤独
- C. 疲惫
- D. 兴奋
答案:
- A,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 - 张若虚
- 《夜泊牛渚怀古》 - 李白
诗词对比:
- 《春江花月夜》中的古典意境与《同前观唱歌》中传统与现代的碰撞形成对比,前者展现了恬静的自然景象与人文情怀,而后者则表现了对文化变迁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当代诗词鉴赏》
- 《诗词与社会变迁》
- 《现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