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正学孤高践履淳,
虞廷元凯汉星辰。
咸阳事业荆南传,
百世中朝有重臣。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廉文正公的崇敬与赞美。诗中描绘他正直学问高尚,行为端正,像是古代贤臣那样的典范。他在虞朝时大展宏图,成就卓越,犹如汉代的明星般耀眼。他的事业在咸阳和荆南传颂,历代的中朝都有他这样的重臣。
注释:
字词注释:
- 正学:正直的学问,指道德和知识都很高尚。
- 孤高:孤傲而高洁,形容品德高尚,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 践履淳:走路的方式淳厚,指为人处世的态度真诚朴实。
- 虞廷:指古代的虞朝,代表那个时代的政治环境。
- 元凯:指有才能的大将,象征着杰出的军事与政治能力。
- 汉星辰:汉代的明星,象征杰出的人才。
- 咸阳:古都,象征权力中心。
- 荆南:地名,代表南方地区的政治影响力。
- 百世中朝:百世之后的中央朝廷,代表历代的君主与政权。
典故解析:
- 虞朝:历史上并无虞朝,可能是用于象征古代贤臣的时代。
- 汉星辰:暗指汉初的杰出人物,如汉高祖刘邦及其开创的盛世。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伯启,元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以清新脱俗、格调高远著称,常以忠义之士为题材,表现出对士人的崇敬与赞美。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对廉文正公画像的题词,体现了对其道德风范与政绩的追崇,寄托了诗人对理想政治的向往与对历史人物的敬仰。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而富有深意的语言,刻画了廉文正公的高洁品德与卓越成就。开头两句“正学孤高践履淳”,即以正直的学问和高尚的品德为基础,表现出诗人对其人格魅力的赞美。接下来通过“虞廷元凯汉星辰”来展现其在历史上的光辉形象,暗示其在政治、军事等方面的杰出贡献,犹如汉朝的明星般熠熠生辉。最后两句“咸阳事业荆南传,百世中朝有重臣”则强调了廉文正公的影响力,指出他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远的影响,成为后世学习的楷模。
整首诗结构严谨,情感真挚,既有对历史的回顾,也有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体现了诗人对忠义之士的执着与敬仰。其语言简练而有力,意象鲜明,给人以深刻的思考与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正学孤高践履淳:诗人称赞廉文正公的学识与品德,表明他为人高洁、自持。
- 虞廷元凯汉星辰:通过历史人物的对比,强调其在政治上取得的成就。
- 咸阳事业荆南传:指出他的功业不仅局限于一地,广泛影响了多个区域。
- 百世中朝有重臣:强调他在历史上作为重臣的地位与影响力,象征着理想的官员形象。
修辞手法:
- 对仗:全诗结构工整,前后两句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使用“汉星辰”作为比喻,突出廉文正公的才华与地位。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廉文正公的崇高敬意,体现了诗人对理想官员的追求与赞美,传递出忠诚与敬业的价值观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正学:象征道德与知识的结合,体现出为人处世的态度。
- 孤高:象征高洁的品德,表达人格魅力。
- 汉星辰:象征历史优秀人才,表达对历史人物的崇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正学孤高”的意思是: A. 学问高而孤独
B. 正直的学问高尚
C. 孤傲而高洁
D. 以上说法都对 -
“虞廷元凯汉星辰”中的“汉星辰”指的是: A. 汉朝的皇帝
B. 汉代的杰出人物
C. 汉代的星星
D. 以上都不是 -
诗歌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对历史的回顾
B. 向忠义之士致敬
C. 对政治的批评
D. 对个人的抒情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早发白帝城》李白
- 《登高》杜甫
诗词对比:
- 《静夜思》:同为表达思乡之情,但曹伯启的诗更侧重于对历史人物的赞美。
- 《登高》:均展现深厚的历史感与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