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凉夜坐》

时间: 2025-01-27 03:51:29

吏退焚香百虑空,静闻虫响度帘栊。

江头一尺稻花雨,窗外三更蕉叶风。

日日老添明镜里,家家凉入短檠中。

简编灯火平生事,雪白眵昏奈此翁。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新凉夜坐
范成大 〔宋代〕

吏退焚香百虑空,
静闻虫响度帘栊。
江头一尺稻花雨,
窗外三更蕉叶风。
日日老添明镜里,
家家凉入短檠中。
简编灯火平生事,
雪白眵昏奈此翁。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凉爽的夜晚,诗人独自坐在室内,点燃香料,心中百般思绪都随之消散。静静地听着窗外虫鸣,透过帘子传来。远处江边的稻花在细雨中摇曳,窗外三更时分,蕉叶在风中轻轻摇晃。日复一日,岁月在明镜中显得愈发苍老,家家户户的凉意逐渐渗入短小的灯光之中。生活的琐事在简朴的灯火下闪现,而我这白发苍苍的老者,却只能无奈地面对眼前的昏暗。

注释

  • :指官吏,这里指的是白天的公务活动结束。
  • 焚香:点燃香料,通常用以清心寡欲,或作为宁静的象征。
  • 虫响:虫子的鸣叫声,代表夜晚的宁静与自然的声音。
  • 帘栊:窗帘,指窗户的装饰物。
  • 稻花雨:稻花在雨中,寓意丰收的希望。
  • 蕉叶:指香蕉树的叶子,常在南方地区,象征热带的气候。
  • 明镜:镜子,这里比喻人的容颜和时光的流逝。
  • 短檠:短小的灯具,表示灯火微弱。
  • 雪白眵昏:形容眼睛因年老而模糊,暗示衰老的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仲淹,号涧田,晚号白云山人,南宋时期的诗人、词人及书法家。他的作品风格清新自然,常以描写田园风光和生活琐事见长,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南宋时期,正值诗人晚年,生活经历了许多变迁,内心感受到了岁月的流逝与生活的无奈。诗作反映了对自然的观察和对人生的感悟。

诗歌鉴赏

《新凉夜坐》是范成大晚年时期的一首抒情诗,展现了诗人对宁静夜晚的细腻观察与深切思考。诗的开头描述了吏退后的宁静,诗人焚香以求得内心的平静,体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虫鸣声穿透帘栊,营造出一种恬淡的氛围,仿佛在诉说大自然的轻声细语。接着,江边稻花雨的意象不仅描绘了丰收的希望,更暗含着对生活的期待与珍惜。

而诗的后半部分则流露出诗人的无奈与感慨,年华易逝,日复一日的生活使他在明镜中看到自己日渐苍老的面容。灯火的微弱也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短暂,诗人用“雪白眵昏”形容自己的眼睛,表达了对衰老的无奈与对时间的感伤。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细腻的笔触传达了对生活的思考与对自然的热爱,情感真挚而又深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吏退焚香百虑空:官吏离去后,点香使内心的百般思虑消散。
  2. 静闻虫响度帘栊:静静地听着窗外虫鸣声透过窗帘传来。
  3. 江头一尺稻花雨:江边细雨滋润着一尺高的稻花,象征丰收的景象。
  4. 窗外三更蕉叶风:夜深人静时,窗外蕉叶轻轻随风摇曳。
  5. 日日老添明镜里:日复一日,看到镜子中自己渐渐苍老的面容。
  6. 家家凉入短檠中:家家户户在短小灯火中感受到凉意,暗示生活的平淡。
  7. 简编灯火平生事:简单的灯光映照着一生的琐事,表现生活的琐碎。
  8. 雪白眵昏奈此翁:眼睛因年老而模糊,感叹生活的无奈与衰老。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江头一尺稻花雨,窗外三更蕉叶风”,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虫鸣声被赋予了情感,仿佛在与诗人进行交流。
  • 比喻:将明镜与岁月联系,生动表达了衰老的无奈。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宁静的夜晚和对生活的感悟,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命流逝的感慨,折射出诗人面对衰老与生活琐事的无奈与淡然。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宁静与内心的平和。
  • 虫鸣:自然界的声音,代表生命的律动。
  • 稻花:丰收的希望,象征生活的美好。
  • 蕉叶:热带植物,暗示南方的气候与环境。
  • 明镜:时间的流逝,象征自我的反思。
  • 灯火:生活的琐碎与温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吏”是指什么?

    • A. 官吏
    • B. 农民
    • C. 学者
    • D. 商人
  2. 诗中“日日老添明镜里”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快乐
    • B. 无奈
    • C. 希望
    • D. 忧伤
  3. “雪白眵昏奈此翁”中“雪白”指的是什么?

    • A. 头发
    • B. 眼睛
    • C. 皮肤
    • D. 衣服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水调歌头》
  • 李清照《如梦令》

诗词对比: 可以将范成大的《新凉夜坐》与苏轼的《水调歌头》进行对比,两者都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与对自然的热爱,但范成大更为细腻自然,苏轼则更为豪放激昂。两者的风格各有千秋,反映了各自独特的艺术追求和人生体验。

参考资料

  • 《中国古诗词鉴赏辞典》
  • 《宋代诗人研究》
  • 《诗经与古诗词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