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子妆慢》
时间: 2025-01-26 00:29:3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支枕宿酲,系船冶思,细数花风余几。
卷帘却待燕归来,问西湖绿阴浓未。
愁罗怨绮,总不剩繁华梦里。
最无情是曲尘吹粉,萍波流腻。
清游地,可惜匆匆,忍把韶光弃。
鼓残箫倦送黄昏,剩凄凉六桥烟水。
闲门自闭,有谁识看花心思。
正销凝,一片啼鸦唤起。
白话文翻译:
我枕着头,醉意未消,系着船沉浸在思念中,细细数着花风还剩多少。
拉开帘子,等待燕子归来,问问西湖的绿荫是否更加浓郁。
愁苦的罗衣与怨恨的绮缎,梦中已经没有繁华的影子。
最无情的就是那曲尘吹起的粉尘,随波荡漾的水面,令人难以忍受。
游玩之地,真可惜光阴匆匆,怎能忍心把美好的时光抛弃。
鼓声和箫声已然疲惫送走黄昏,只剩下凄凉的六桥和烟水。
闲门紧闭,谁能知晓我看花的心思?
正当我沉思,一片啼鸦把我唤醒。
注释:
- 支枕:枕着头。
- 宿酲:酒醉的状态。
- 冶思:沉溺于思念中。
- 卷帘:拉开窗帘。
- 西湖:指杭州的西湖。
- 愁罗怨绮:愁苦的衣物与怨恨的华服。
- 曲尘:指细小的尘埃。
- 萍波流腻:水面上漂浮的萍草,使人感觉腻烦。
- 韶光:美好的年华。
- 六桥:指西湖的六座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项鸿祚(1648年-1714年),字惺惺,号月渔,清代诗人,擅长词作,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与人情世态。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清代,反映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留恋,也表现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美好时光的感慨。
诗歌鉴赏:
《西子妆慢》是一首抒情的词作,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对西湖美景的眷恋与对时光流逝的惋惜。全词以“支枕宿酲”开篇,营造出一种朦胧的醉意,体现了春日的惬意与思绪的纷繁。接着,诗人通过“卷帘却待燕归来”描绘出一种期待和渴望,燕子归来象征着春天的到来,也暗示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愁罗怨绮,总不剩繁华梦里”中,诗人揭示了繁华的背后隐藏的愁苦,体现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无奈。尤其是“最无情是曲尘吹粉”,用细腻的比喻展现出无情的时间和世事变迁,给人以深刻的触动。而“鼓残箫倦送黄昏”,则通过音乐的意象,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孤寂。
最后,诗人以“闲门自闭,有谁识看花心思”结束,既表达了对美好景色的向往,也流露出一种孤独与无奈的情感。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有对美景的细腻描写,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支枕宿酲:描绘了诗人醉意尚存,卧于床头的情景。
- 系船冶思:将思绪寄托于系着的船上,展现出对水乡生活的依恋。
- 细数花风余几:细致回忆春花秋风的美好时光,感慨那一瞬间还剩多少。
- 卷帘却待燕归来:期待春燕归来,象征着希望和生机。
- 问西湖绿阴浓未:询问西湖的绿荫是否更加浓郁,表达了对美景的关心。
- 愁罗怨绮:愁苦的情感与华丽的衣物形成对比,映射内心的孤独。
- 总不剩繁华梦里:梦中已无繁华的景象,流露出对现实的无奈。
- 最无情是曲尘吹粉,萍波流腻:细小尘埃和水面波动使人心烦,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 清游地:强调游玩之地的美好。
- 可惜匆匆,忍把韶光弃:对美好时光的叹息,表现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 鼓残箫倦送黄昏:音乐的结束象征着美好时光的逝去。
- 剩凄凉六桥烟水:六桥的孤寂使得景色愈发凄凉。
- 闲门自闭,有谁识看花心思:孤独的心情,感慨无人理解。
- 正销凝,一片啼鸦唤起:鸟鸣打破宁静,暗示着新一轮的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时间比作无情的尘埃,增强了孤独感。
- 拟人:将自然景象赋予情感,如“燕归来”象征希望。
- 对仗:整首诗的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对西湖美景的怀念为主线,借景抒情,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孤独无奈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西湖:象征美丽与自然,反映诗人的内心情感。
- 燕子:象征春天的到来与希望。
- 花风:象征美好的时光,充满生机。
- 曲尘:象征时间的无情。
- 六桥烟水:象征孤独与凄凉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支枕宿酲”意指: A. 醉意未消
B. 睡得很沉
C. 头痛欲裂
答案:A -
“卷帘却待燕归来”中,燕子象征: A. 失去
B. 希望
C. 绝望
答案:B -
“可惜匆匆,忍把韶光弃”表达了: A. 对时间的珍惜
B. 对时间的无奈
C. 对过去的怀念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李清照《如梦令》中对春天的思念与项鸿祚的《西子妆慢》在情感基调上有相似之处,都是对美好事物的眷恋与对时光流逝的惋惜。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