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塘晚步记邻里语》

时间: 2025-02-04 15:39:47

唤舟欲泛湖,出门日已暮。

顾景遂辍行,老病畏风露。

不如上南塘,萧然散予步。

季子挟书卷,仲孙奉杖屦。

夏秋多杜门,一出惊行路。

邻里相与言:穑事凛可惧,群蝗飞蔽日,残啮到竹树;惟兹数里间,若有神物护,天菑幸独薄,岂以此老故?

老人亦自笑:病骨日欲仆,鬼神彼何为,与世殊好恶?

相期勤自修,此幸岂可屡。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南塘晚步记邻里语
作者:陆游(宋代)

唤舟欲泛湖,出门日已暮。
顾景遂辍行,老病畏风露。
不如上南塘,萧然散予步。
季子挟书卷,仲孙奉杖屦。
夏秋多杜门,一出惊行路。
邻里相与言穑事凛可惧,
群蝗飞蔽日,残啮到竹树惟兹数里间,
若有神物护,天菑幸独薄,
岂以此老故?
老人亦自笑病骨日欲仆,
鬼神彼何为,与世殊好恶?
相期勤自修,此幸岂可屡。

白话文翻译

召唤小船想要在湖上划行,但出门时天色已经晚了。
看到美景便停下脚步,年老多病的我害怕风露的侵袭。
不如去南塘,悠然散步享受宁静。
季子带着书卷,仲孙则奉上鞋杖。
夏秋季节常常闭门不出,一旦出门便惊动了行路的人。
邻里之间谈论着农务,令人心生恐惧,
成群的蝗虫遮蔽了阳光,疯狂啃食着竹树,
在这短短的几里间,若有神灵保护,天灾也算是轻微,
难道仅凭年龄的增长就应该感到悲伤吗?
老人们也嘲笑自己,病骨日渐虚弱,
鬼神又为何存在,对世间的好恶又何以不同?
我们约定勤奋自修,这样的幸运岂能常有?

注释

  • 唤舟:召唤小船。
  • 顾景:回头看美景。
  • 辍行:停下行走。
  • 萧然:清幽宁静的样子。
  • 穑事:农务,指耕种、收获的事情。
  • 凛可惧:让人感到恐惧。
  • 群蝗:成群的蝗虫。
  • 天菑:天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和文学家。他一生致力于反抗金朝统治,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和报国情怀。陆游的诗风多样,既有豪放激昂的爱国情怀,也有细腻的生活观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民生困苦。陆游在诗中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向往和对邻里的关心,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命运的思考和对自然灾害的忧虑。

诗歌鉴赏

《南塘晚步记邻里语》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的诗歌,描绘了诗人晚年在南塘散步时的心境。诗中通过简练的语言,展现了自然景色与生活悲喜的交融。开篇“唤舟欲泛湖,出门日已暮”,诗人通过日暮时分的场景,传达出一种时间流逝的感慨与无奈,暗示了自己的老态与孤独。

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选择了宁静的南塘,他渴望远离尘嚣,享受一份宁静的散步时光。诗中“季子挟书卷,仲孙奉杖屦”,描绘了家庭的温馨与和谐,季子的读书与仲孙的陪伴,象征着对文化传承的重视。

然而,诗人在描绘宁静生活的同时,转而谈及邻里间的忧虑,特别是蝗灾对农田的侵袭,体现了时代背景下农民的艰辛与不易。最后,诗人以自我反思的方式,探讨人与自然、人与神灵之间的关系,思考生死与存在的意义,这使得整首诗不仅仅是生活的记录,更是哲理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唤舟欲泛湖,出门日已暮:诗人在黄昏时分想要出门划船,但天色已晚,暗示着生活的局限与无奈。
  • 顾景遂辍行,老病畏风露:看到美景而停下脚步,表达了对自然美的向往,同时反映出年老多病的体弱。
  • 不如上南塘,萧然散予步:转向南塘,寻求一种内心的宁静与安逸。
  • 季子挟书卷,仲孙奉杖屦:家庭的温暖与和谐,体现了诗人的生活状态。
  • 邻里相与言穑事凛可惧:邻里间谈论农事,展现出对生活的关注与忧虑。
  • 群蝗飞蔽日,残啮到竹树:蝗虫的侵袭造成的灾难,象征着自然对人类生活的威胁。
  • 若有神物护,天菑幸独薄:若有神灵保佑,天灾的影响会减轻,反映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
  • 岂以此老故?:不应因为年老而感到悲伤,强调积极的人生态度。
  • 老人亦自笑病骨日欲仆:老人们也在自嘲,表现出对生命无常的看淡。
  • 鬼神彼何为,与世殊好恶?:探讨鬼神的存在与人世间的好恶之间的关系。
  • 相期勤自修,此幸岂可屡:强调自我修行的重要性,幸福难得,需珍惜。

修辞手法

  • 比喻:诗中将蝗虫比作自然灾害,形象生动。
  • 对仗:如“季子挟书卷,仲孙奉杖屦”体现了对称美,增强诗的音乐性。
  • 拟人:通过“鬼神彼何为”赋予鬼神以人的情感,增强思考的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与生活的细腻观察,表现出诗人对社会时局的关切和对生命的思考。在面对自然灾害与生活困境时,诗人选择积极面对,呼唤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倡导自我修养和内心的宁静。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南塘:象征宁静与美好。
  • 蝗虫:自然灾害的象征,反映生活的困境。
  • 书卷:知识与文化的象征,体现诗人对学习的重视。
  • 杖屦:生活的智慧与经验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季子”与“仲孙”分别指代什么?

    • A. 朋友
    • B. 孩子
    • C. 同事
    • D. 亲戚
  2. 诗人在散步时感到的主要情绪是什么?

    • A. 兴奋
    • B. 悲伤
    • C. 宁静
    • D. 恐惧
  3. “群蝗飞蔽日”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自然的美
    • B. 对生活的反思
    • C. 对农民生活的忧虑
    • D. 对科学的探索

答案

  1. B
  2. C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夕》(杜甫):描绘了秋天的晚景与孤独感,和陆游的晚步形成对照。
  • 《静夜思》(李白):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情感深邃。

诗词对比

对比陆游的《南塘晚步记邻里语》和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均描绘了自然景色,但陆游更关注生活中的忧虑与人际关系,而王维则更强调自然的宁静与自我内省。

参考资料

  • 《陆游诗文集》
  • 《宋代诗词研究》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相关诗句

唤舟欲泛湖,出门日已暮。下一句是什么

顾景遂辍行,老病畏风露。上一句是什么

顾景遂辍行,老病畏风露。下一句是什么

不如上南塘,萧然散予步。上一句是什么

不如上南塘,萧然散予步。下一句是什么

季子挟书卷,仲孙奉杖屦。上一句是什么

季子挟书卷,仲孙奉杖屦。下一句是什么

夏秋多杜门,一出惊行路。上一句是什么

夏秋多杜门,一出惊行路。下一句是什么

邻里相与言:穑事凛可惧,群蝗飞蔽日,残啮到竹树;惟兹数里间,若有神物护,天菑幸独薄,岂以此老故?上一句是什么

邻里相与言:穑事凛可惧,群蝗飞蔽日,残啮到竹树;惟兹数里间,若有神物护,天菑幸独薄,岂以此老故?下一句是什么

老人亦自笑:病骨日欲仆,鬼神彼何为,与世殊好恶?上一句是什么

老人亦自笑:病骨日欲仆,鬼神彼何为,与世殊好恶?下一句是什么

相期勤自修,此幸岂可屡。上一句是什么

唤舟欲泛湖,下一句是什么

出门日已暮。上一句是什么

出门日已暮。下一句是什么

顾景遂辍行,上一句是什么

顾景遂辍行,下一句是什么

老病畏风露。上一句是什么

老病畏风露。下一句是什么

不如上南塘,上一句是什么

不如上南塘,下一句是什么

萧然散予步。上一句是什么

萧然散予步。下一句是什么

季子挟书卷,上一句是什么

季子挟书卷,下一句是什么

仲孙奉杖屦。上一句是什么

仲孙奉杖屦。下一句是什么

夏秋多杜门,上一句是什么

夏秋多杜门,下一句是什么

一出惊行路。上一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