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次韵岩起绿萼梅
作者: 李弥逊 〔宋代〕
村上未闻睍睆,杯中初荐屠酥。
谁遣云英萼绿,临风摇曳轻裾。
白话文翻译:
在村子里还未听到春天的消息,酒杯中刚刚端起丰腴的酥肉。
是谁让那绿萼梅花在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翩翩起舞。
注释:
- 睍睆:形容明亮、鲜艳的样子,这里指春天的景象。
- 屠酥:指一种肉食,酥肉,常作为美味佳肴。
- 云英:梅花的别称,象征着春天的来临。
- 萼:花萼,指花的外部保护部分,这里指梅花的花瓣。
- 轻裾:指飘动的衣裳,形容梅花在风中轻盈的姿态。
典故解析:
“云英”一词在古代诗词中常用以指代梅花,暗含秀丽与高洁的意象。此外,梅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坚韧与高洁,常与冬天的寒冷相对比,表现出英雄气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弥逊,生于宋代,以诗歌著称,风格清新自然,常表现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与深切感受。他的作品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体现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春天之际,诗人借酒助兴,表达对春天到来的期待与对梅花的喜爱。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反映了作者内心的情感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风格描绘了春天的到来与梅花的美丽。开篇“村上未闻睍睆”便营造出了一种静谧的氛围,诗人似乎在期待春天的消息。在“杯中初荐屠酥”一句中,诗人借酒助兴,体现出一种生活的悠闲与惬意。接下来的“谁遣云英萼绿”,则是对梅花的赞美,表现出梅花的娇美与轻盈,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诗的最后一句“临风摇曳轻裾”通过细腻的描写,将梅花的姿态与春风的柔和结合在一起,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生命力与活力。
整首诗以梅花为主线,通过对饮酒、春风的描写,反映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诗中不仅有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更有对生活态度的思考,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令人产生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村上未闻睍睆”:村庄中尚未感受到春天的气息。
- “杯中初荐屠酥”:酒杯中刚刚上了丰腴的美食,象征着生活的美好。
- “谁遣云英萼绿”:梅花在风中摇曳,展现出生命的活力。
- “临风摇曳轻裾”:梅花轻盈的姿态与春风交相辉映,给人以美的享受。
修辞手法:
- 比喻:梅花比作“云英”,象征高洁。
- 拟人:梅花在春风中“摇曳”,给人以灵动的感觉。
- 对仗:上下句之间的对称使诗句更加和谐。
主题思想:整首诗以梅花为象征,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渴望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花:高洁、坚韧,象征着不屈不挠的精神。
- 春风:生机、希望,象征着新生与变化。
- 酒杯:生活的乐趣,象征着对生活的享受。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屠酥”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酒
- B. 一种肉食
- C. 一种水果
-
“临风摇曳轻裾”中“轻裾”指的是:
- A. 风
- B. 衣裳
- C. 花瓣
-
诗中“云英”是指哪种花?
- A. 桃花
- B. 梅花
- C. 菊花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梅花》 - 王安石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 岑参
诗词对比:
- 王安石的《梅花》同样描绘了梅花的美丽,但更强调了梅花在寒冬中的坚韧,与李弥逊的春意盎然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