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仆射司马文正公挽词四首》

时间: 2025-01-27 05:52:57

伊洛平生兴,园林独乐居。

曾过郑公里,得御李膺车。

华屋当年客,名山异代书。

定知传不朽,埋玉自沾裾。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故仆射司马文正公挽词四首 张耒 〔宋代〕

伊洛平生兴,园林独乐居。 曾过郑公里,得御李膺车。 华屋当年客,名山异代书。 定知传不朽,埋玉自沾裾。

白话文翻译:

伊洛河畔的平生兴致,园林中独自享受居住。 曾经经过郑公的里巷,得以乘坐李膺的车驾。 华丽的屋宇曾有宾客,名山之中留下异代书籍。 必定知道传承不会朽,埋葬玉石自沾衣襟。

注释:

  • 伊洛:指伊河和洛河,位于今河南省,古代文人常以此地为题材。
  • 平生兴:一生中的兴趣和爱好。
  • 独乐居:独自享受的居所。
  • 郑公:指郑玄,东汉著名经学家。
  • 李膺:东汉名士,以清廉著称。
  • 华屋:华丽的房屋。
  • 名山异代书:指在名山中留下的书籍,代代相传。
  • 埋玉:比喻埋葬珍贵之物。
  • 沾裾:沾湿衣襟,比喻留下痕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文以清新自然、含蓄深沉著称,与黄庭坚、陈师道并称“苏门四学士”。这首诗是为纪念已故的仆射司马光而作,表达了对司马光的敬仰和对其功绩的赞颂。

创作背景: 司马光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曾任宰相,主持编纂《资治通鉴》。张耒在诗中赞颂司马光的生平事迹和学术成就,表达了对他的怀念和敬仰之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司马光生平事迹的回顾,表达了对他的深切怀念和崇高敬意。诗中“伊洛平生兴,园林独乐居”描绘了司马光的生活环境和兴趣爱好,展现了他淡泊名利、追求学问的形象。“曾过郑公里,得御李膺车”则通过典故,暗示司马光的清廉和高洁。“华屋当年客,名山异代书”赞颂了司马光的学术成就和影响力。最后两句“定知传不朽,埋玉自沾裾”则表达了对司马光功绩的肯定,认为他的名声和影响将永垂不朽。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伊洛平生兴,园林独乐居”:伊洛河畔是司马光平生喜爱的地方,他在园林中独自享受居住,展现了他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
  2. “曾过郑公里,得御李膺车”:通过郑玄和李膺的典故,暗示司马光的清廉和高洁,以及他在士人中的崇高地位。
  3. “华屋当年客,名山异代书”:华丽的屋宇曾有宾客,名山之中留下异代书籍,赞颂了司马光的学术成就和影响力。
  4. “定知传不朽,埋玉自沾裾”:必定知道传承不会朽,埋葬玉石自沾衣襟,表达了对司马光功绩的肯定,认为他的名声和影响将永垂不朽。

修辞手法:

  • 典故运用:通过郑玄和李膺的典故,增强了诗歌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 比喻:“埋玉自沾裾”比喻司马光的功绩和影响将永垂不朽。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司马光生平事迹的回顾,表达了对他的深切怀念和崇高敬意,赞颂了他的学术成就和影响力,认为他的名声和影响将永垂不朽。

意象分析:

  • 伊洛:象征着司马光的生活环境和兴趣爱好。
  • 园林:象征着司马光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
  • 郑公里、李膺车:象征着司马光的清廉和高洁。
  • 华屋、名山:象征着司马光的学术成就和影响力。
  • 埋玉:象征着司马光的功绩和影响将永垂不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伊洛平生兴”中的“伊洛”指的是什么? A. 伊河和洛河 B. 伊水和洛水 C. 伊山和洛山 D. 伊城和洛城

  2. 诗中“曾过郑公里,得御李膺车”中的“郑公”指的是谁? A. 郑玄 B. 郑板桥 C. 郑成功 D. 郑和

  3. 诗中“华屋当年客,名山异代书”中的“名山”指的是什么? A. 著名的山 B. 名人的山 C. 名人的著作 D. 名人的居所

答案:1. A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司马光墓》:表达对司马光的敬仰和怀念。
  • 黄庭坚《司马温公挽词》:赞颂司马光的学术成就和政治功绩。

诗词对比:

  • 张耒的《故仆射司马文正公挽词四首》与苏轼的《司马光墓》:两者都表达了对司马光的敬仰和怀念,但张耒的诗更注重对司马光生平事迹的回顾,而苏轼的诗则更注重对司马光人格魅力的赞颂。

参考资料:

  • 《宋史·张耒传》
  • 《资治通鉴》
  • 《宋诗选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