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病中怀刘庸道
作者: 乌斯道 〔明代〕
乾坤憎病客,风雨暗孤城。
野水无人渡,林乌落地鸣。
捲帘看竹色,欹枕听江声。
自遣聊终日,怀人底性情。
白话文翻译:
天地间似乎憎恨病中的我,风雨交加映衬着孤独的城池。
荒野的水面上没有人来渡过,树林中的乌鸦在地上啼鸣。
拉开帘子看看竹子的颜色,靠在枕头上听听江水的声音。
自我安慰聊以度过这漫长的一天,心中思念的人却是你那份深厚的情感。
注释:
字词注释:
- 乾坤:指天地,象征广阔的宇宙。
- 憎病客:指生病的人,受到天地的怨恨。
- 暗孤城:指在风雨中显得更加孤独的城池。
- 野水:指荒野的水面。
- 捲帘:拉开窗帘。
- 欹枕:侧着枕头。
- 自遣:自我安慰。
- 性情:情感和性格。
典故解析:
“病中怀刘庸道”是指对友人的思念,刘庸道可能是诗人的挚友,诗中表达对友人的深切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乌斯道,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常流露出对友人深厚的感情与对生活的独特感悟。他的诗风清新而哀婉,常以自然景物寄托情感。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病中,表达了作者在孤独与病痛中的感受,借景抒情,思念友人,反映出对友情的珍视与对生命的思考。
诗歌鉴赏:
本诗以病中之情为主线,通过描绘自然景物与内心感受交织而成。首联“乾坤憎病客,风雨暗孤城”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因病而感受到的孤独与无奈。在风雨交加的环境中,作者的身心更显得脆弱,天地似乎也对他充满了怨恨。接下来的“野水无人渡,林乌落地鸣”,描绘了荒凉的环境,暗示了人的孤独和与世隔绝的状态。通过对无人渡水的描写,突出了一种无助感,而乌鸦的鸣叫则增添了几分凄凉的氛围。
随着诗意的展开,作者通过“捲帘看竹色,欹枕听江声”转向内心的自省与安慰,表现了他在孤寂中寻求心灵的寄托。竹子和江水的描写不仅仅是自然景物的呈现,更是一种心灵的慰藉,似乎在告诉读者,即使身处困境,也可以从自然中找到一些安宁。最后两句“自遣聊终日,怀人底性情”,将思念之情推向高潮,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怀念和情感的寄托。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意象鲜明,体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与对友情的不懈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乾坤憎病客:天地似乎都对我这个病人感到厌恶,表现出一种被孤立的感觉。
- 风雨暗孤城:风雨交加,映衬出我所处的孤独城池的惨淡。
- 野水无人渡:荒野的水面上没有人来渡过,传达出一种孤独无援的状态。
- 林乌落地鸣:树林中的乌鸦在地上鸣叫,野鸟的叫声更显得凄凉。
- 捲帘看竹色:拉开窗帘看竹子的颜色,表现出诗人试图寻找一些自然的美好。
- 欹枕听江声:侧着头听江水的声音,意在表达一种对自然的渴望与依赖。
- 自遣聊终日:自我安慰以度过漫长的一天,表现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 怀人底性情:对友人的怀念与思念,传递出情感的深厚。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病人比作被天地憎恨的存在,强化了孤独感。
- 拟人:将天地描绘成有情感的存在,增加了诗的感染力。
- 对仗:整首诗在对仗上有一定的工整,使得诗歌更加和谐。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在病痛与孤独中的思念,探讨了人生的无常与友情的重要,传达出深厚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病客:象征孤独与无助。
- 风雨:象征外部环境的恶劣,内心的苦闷。
- 孤城:象征孤独的生活状态。
- 野水:象征荒凉与无人关怀的处境。
- 林乌:象征孤独与凄凉的情感。
- 竹色:象征自然之美,内心的慰藉。
- 江声:象征自然的宁静,内心的安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乾坤憎病客”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喜悦
B. 孤独
C. 愤怒 -
“林乌落地鸣”中的“乌”是指什么?
A. 乌鸦
B. 黑鸟
C. 以上都是 -
诗人通过什么方式来安慰自己?
A. 看竹色
B. 听江声
C. 以上都是
答案:
- B
- C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同样表达孤独与思念的主题。
- 杜甫《月夜忆舍弟》:描写对兄弟的思念,情感真挚。
诗词对比:
- 比较乌斯道的《病中怀刘庸道》和李白的《月下独酌》,二者都表现出对孤独的感受与对友情的珍视,但李白更多的是表现对酒的陶醉与自我安慰,而乌斯道则更注重对友人的思念与生活的无奈。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基础知识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