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 立春赠梅君》

时间: 2025-01-23 10:24:18

凉风款款惊愁客。

萧萧短发衣衫窄。

秋色入园林。

新蛩鸣夕阴。

江南莼正美。

欲趁芦花水。

帘捲月痕收。

砧声隔画楼。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菩萨蛮 立春赠梅君
作者:朱中楣
凉风款款惊愁客。
萧萧短发衣衫窄。
秋色入园林。
新蛩鸣夕阴。
江南莼正美。
欲趁芦花水。
帘捲月痕收。
砧声隔画楼。


白话文翻译:

凉风轻轻吹拂,惊醒了愁苦的客人。
短发飘扬,衣衫单薄,让人感到寒意。
秋天的色彩渗透进园林。
新的蝉鸣在黄昏的阴影中响起。
江南的莼菜正是最美的时节。
我想趁着芦花飘摇的水面出行。
帘子轻卷,月光的痕迹被收起。
砧声在画楼之外回荡。


注释:

  • 款款:轻柔缓慢的样子。
  • 惊愁客:指因吹风而惊醒的愁苦的客人。
  • 萧萧:形容风声或树叶声,给人一种萧索的感觉。
  • 短发:这里指诗人自己的形象,暗示心境。
  • 新蛩:指新的蝉鸣。
  • :一种水生植物,江南的著名美食。
  • 芦花:指芦苇的花,通常生长在水边。
  • 帘捲:指卷起窗帘,暗示内心的思绪。
  • 砧声:指敲打木板的声音,通常是用来制衣或制作工具的声音。

典故解析:

“江南莼正美”中的“莼”是指莼菜,古人认为它是江南水乡的特产,象征着丰收与美好。诗中提到的“砧声”则可能与传统的江南生活息息相关,体现了生活的细腻与人情的温暖。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朱中楣(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生活在江南地区。他以词作见长,作品多表现对自然的细腻感受和对人生的哲思。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立春时节,正值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之际,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期待,以及对江南美景的赞美。


诗歌鉴赏:

《菩萨蛮 立春赠梅君》是一首富有春意与愁思的词作。开篇以“凉风款款惊愁客”点出愁苦的情绪,似乎在描述一个孤独的旅人。在这样一个春天的开始,诗人却感受到了凉意,传达出一丝淡淡的忧伤与思索。

接下来的“萧萧短发衣衫窄”表达了诗人的自身形象,短发与单薄的衣衫不仅是对环境的反映,也暗示了内心的孤寂与不安。随着“秋色入园林”,季节的交替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诗人将秋意带入春天,营造出一种反差感,加深了愁苦的氛围。

“新蛩鸣夕阴”则引入了声音的意象,蝉鸣在黄昏的阴影中响起,给人一种宁静而又略显忧伤的感觉。接着“江南莼正美”,让人感受到江南水乡的美丽,诗人由愁转至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展现出一种对自然的热爱。

最后几句“帘捲月痕收。砧声隔画楼。”则通过细腻的场景描写,体现了人们生活的温馨与美好,砧声的隔离让人倍感思念,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

整首词在春天的背景下交织着愁苦与美好,展现了诗人在大自然与生活之间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凉风款款惊愁客:凉风轻轻吹拂,惊醒了愁苦的客人。
  2. 萧萧短发衣衫窄:短发飘扬,衣衫单薄,感受到寒意。
  3. 秋色入园林:秋天的色彩渗透进园林,暗示季节的交替。
  4. 新蛩鸣夕阴:新的蝉鸣在黄昏的阴影中响起,增添了音响意境。
  5. 江南莼正美:江南的莼菜正是最美的时节,象征着丰收。
  6. 欲趁芦花水:诗人想趁着芦花飘摇的水面出行,传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7. 帘捲月痕收:帘子轻卷,月光的痕迹被收起,暗示内心情感的变化。
  8. 砧声隔画楼:砧声在画楼之外回荡,表现了生活的细腻。

修辞手法:

  • 对仗:全诗的对仗工整,体现了词人的语言功底。
  • 拟人:以“凉风”、“新蛩”等自然现象拟人化,赋予情感色彩。
  • 意象:通过季节、植物、声音等意象传达内心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同时也流露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珍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凉风:象征孤独与愁苦。
  • 短发:体现诗人的形象与心境。
  • 秋色:传达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变迁。
  • 江南莼:象征丰收与美好。
  • 砧声:人们生活的声音,增添了生活的细腻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凉风款款惊愁客”中的“惊愁客”是指: A. 愉快的旅人
    B. 愁苦的客人
    C. 忙碌的商人
    D. 欢喜的朋友

  2. 诗中提到的“江南莼”象征着: A. 贫穷
    B. 美好
    C. 寂寞
    D. 遥远

  3. “帘捲月痕收”中的“帘”指的是: A. 窗帘
    B. 帐篷
    C. 门帘
    D. 书卷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 by 孟浩然
  • 《江南春》 by 杜甫

诗词对比:

《春晓》与《菩萨蛮》的对比:
两者均描绘春天,但《春晓》更侧重于春天的美好与生机,而《菩萨蛮》则结合了愁苦与美好,展现了更为复杂的情感。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的艺术与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