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函山田庄宴集同顾雍里》

时间: 2025-01-27 04:09:16

向晚西郊密,翛然野外秋。

土膏含雨润,山气带烟流。

故道牛羊反,前林鸟雀投。

犹言明月好,其奈促鸣驺。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向晚西郊密,翛然野外秋。
土膏含雨润,山气带烟流。
故道牛羊反,前林鸟雀投。
犹言明月好,其奈促鸣驺。

白话文翻译:

傍晚时分,西边的郊野显得幽密,
在这野外的秋天,心情显得格外悠然。
泥土吸收了雨水的滋润,
山间的气息带着袅袅的烟雾在流动。
那条老路上牛羊回到了家,
前面的树林里鸟儿们纷纷归巢。
人们还在谈论明月的美好,
可惜的是马儿急促的鸣叫打扰了这份宁静。

注释:

  • 向晚:指黄昏时分。
  • 翛然:形容心情舒畅、悠然自得。
  • 土膏:指肥沃的土壤。
  • 含雨润:指土壤吸收了雨水,变得湿润。
  • 山气:山间的气息。
  • 带烟流:形容烟雾缭绕。
  • 故道:指旧日的道路。
  • 牛羊反:牛羊归回。
  • 犹言:仍然在说。
  • 促鸣驺:驺,即马,指马的鸣叫声急促。

典故解析:

  • 明月:明月常常被用来象征美好和团圆,是古诗中常见的意象。
  • :在古诗中,秋常常与丰收、宁静和思乡的情感相联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慎中,明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和细腻的情感著称。他的诗作常反映田园生活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秋季的郊外,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农村生活,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赞美。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与生动的描绘,展现了秋天西郊的自然景色与田园风光。诗的首联“向晚西郊密,翛然野外秋”开篇便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描绘了傍晚时分的西郊景象。接下来的两句“土膏含雨润,山气带烟流”则通过具体的自然细节,表现了秋天的滋润与生机,传递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欣赏。

诗中“故道牛羊反,前林鸟雀投”描绘了乡村的生活景象,牛羊归家,鸟雀归林,展现了日落时分的和谐与安宁。最后两句“犹言明月好,其奈促鸣驺”则以明月作为引子,表现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但又因马儿的鸣叫而打破了这一宁静,透出一丝惆怅与无奈。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色,还蕴含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宁静、和谐田园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向晚西郊密:描绘了黄昏时分西边郊野的幽密情景,暗示即将入夜的宁静。
  2. 翛然野外秋:表达了诗人心情的悠然自得,体现了秋天的气息。
  3. 土膏含雨润:通过自然的细节,表现了土地因雨水而丰盈的状态。
  4. 山气带烟流:描绘了山间的雾气流动,增添了秋天的神秘感。
  5. 故道牛羊反:牛羊回家的场景,展现了乡村的生活气息。
  6. 前林鸟雀投:鸟儿归巢,表现了自然的归属感和和谐。
  7. 犹言明月好:提到明亮的月光,象征着美好的事物。
  8. 其奈促鸣驺:然而马儿的鸣叫却打破了宁静,带出一丝无奈的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人们的情感相结合,通过生动的描写使读者感受到秋天的气息。
  • 对仗:诗句间的对称使得诗歌更具韵律感。
  • 拟人:通过“牛羊反”和“鸟雀投”表现了自然界生物的生活状态,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美的赞美,表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想状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西郊:象征宁静和远离喧嚣的田园生活。
  2. :代表丰收、思乡和内心的宁静。
  3. 牛羊:象征乡村生活的朴实与安宁。
  4. 明月:象征美好与团圆,常引发人们对美好时光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

    • A. 春
    • B. 夏
    • C. 秋
    • D. 冬
  2. “土膏含雨润”中的“土膏”指的是什么?

    • A. 干燥的土壤
    • B. 肥沃的土壤
    • C. 沙土
    • D. 泥土
  3. 诗中提到的“明月”象征着什么?

    • A. 忧伤
    • B. 美好
    • C. 失落
    • D. 争斗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李白《静夜思》与王慎中的作品同样展现了对月亮的赞美,但李白更多地表达了思乡之情,而王慎中则侧重于描绘自然与乡村生活的宁静。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明代诗人作品选》
  • 《诗经与古典诗词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