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五日对雨有作》
时间: 2025-01-26 02:57:0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雷声填填云羃羃,雨打梅头麦穗黑。
老农倚耒向天泣,污邪水深耕不得。
余生熟知稼穑艰,倚阑对雨兴长叹。
垢衣未浣生败点,础甓流润无时乾。
客中况值天中节,一举蒲觞仰天说。
民是天民天合怜,天不怜民何降割。
少年饱暖居无何,龙舟槌鼓飞洪波。
锦标夺得竟归去,江干怅立空渔蓑。
白话文翻译:
雷声隆隆,乌云密布,雨水打在梅花上,麦穗也变得黯淡无光。
老农靠着农具,向天哭泣,污水淹没了田地,无法耕作。
我深知农作的艰辛,倚在栏杆上对着雨,长叹不已。
衣服还未洗,身体已经脏污,土砖上流淌的水总是干不了。
恰逢节日,我在外地,举杯对着天空畅饮。
百姓是天的民,天应怜惜百姓,但若天不怜百姓,何以降下雨水?
年轻人吃饱穿暖,却不知何所依靠,龙舟的锤声和鼓声在洪水中飞扬。
争夺锦标的最终归去,江边怅然伫立,空余渔蓑。
注释:
- 羃羃:形容云层厚重,气氛沉闷。
- 耒:农具,指的是犁。
- 污邪:污浊的水,邪恶的水。
- 稼穑:指农作和收获。
- 蒲觞:用蒲草做的酒杯。
- 锦标:指比赛中的奖品或荣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何景福,元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农事和自然为主题,表现出对生活的深刻观察和对人情的关注。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农耕时期,正值端午节,诗人通过描写雨天的农事困境,反映出农民的辛苦与对自然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农民在恶劣天气中对艰辛生活的感慨。开篇以雷声和雨水交织的画面引入,气氛沉重,接着通过“老农倚耒向天泣”的形象,传达出农民无奈的心情。诗中对农作的艰辛与失落的深刻理解,体现了诗人对农民生活的同情与关注。
诗的后半部分转向节日的氛围,尽管身处客乡,诗人仍然以酒杯仰天,展现出一种人对天命的无畏与反抗。通过对比年轻人享受的安逸和老农的困境,诗人揭示了社会的不平衡,表达了对民生的深切关怀。最后以“江干怅立空渔蓑”收尾,既是对生活的无奈,也是对未来的思考,整体上形成了一种沉重而又深刻的情感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雷声填填云羃羃:描写雷声和乌云,营造出压抑的天气氛围。
- 雨打梅头麦穗黑:雨水打在梅花和麦穗上,暗示着庄稼受损。
- 老农倚耒向天泣:老农无奈地倚靠着农具,向天哭泣,表现出绝望。
- 污邪水深耕不得:污水泛滥,无法耕种,描绘农民的困境。
- 余生熟知稼穑艰:诗人理解农业的艰辛与挑战。
- 倚阑对雨兴长叹:诗人对着雨发出长叹,表达内心的感慨。
- 垢衣未浣生败点:衣服未清洗,身上沾满泥土,反映出生活的艰辛。
- 础甓流润无时乾:土地潮湿,无法干燥,象征着农民的无奈。
- 客中况值天中节:在外地恰逢节日,显示出诗人的孤独感。
- 一举蒲觞仰天说:举杯畅饮,向天诉说,象征着对生活的反思。
- 民是天民天合怜:百姓是天的子民,天应当怜惜他们。
- 天不怜民何降割:若天不怜百姓,何以降下雨水?
- 少年饱暖居无何:年轻人虽有温饱,却无所依靠。
- 龙舟槌鼓飞洪波:龙舟的鼓声在水面上回响,富有节日气氛。
- 锦标夺得竟归去:获得比赛的奖品却无处可去,表达对未来的迷茫。
- 江干怅立空渔蓑:在江边无所事事,空余渔具,反映内心的失落。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雨水和庄稼的关系比喻为一种命运的交织。
- 拟人:将自然现象赋予人类情感,使得天与人的关系更加亲密。
- 对仗:如“老农倚耒向天泣,污邪水深耕不得”,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述农民在雨季的困境与节日的对比,展现了对农民生活的同情与对自然的无奈,表达了诗人对社会不平等的深刻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雷声:象征自然的威力与不可抗拒。
- 梅头:梅花作为春天的象征,代表生机与希望。
- 麦穗:象征着丰收与辛勤的劳动。
- 污水:象征着困扰与绝望。
- 龙舟:象征传统节日的欢乐与团聚。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老农”是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的? A. 倚耒向天哭泣
B. 在田里耕作
C. 举杯畅饮 -
“污邪水深耕不得”中的“污邪”指的是什么? A. 干净的水
B. 淤泥和污水
C. 清澈的河流 -
诗的主题主要反映了什么? A. 年轻人的欢乐
B. 农民的困境与无奈
C. 自然的美丽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同样表达了对民生的关切与对自然的感慨。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通过节日描写兄弟情义,反映社会关系。
诗词对比:
- 何景福的《五月五日对雨有作》与杜甫的《春望》均反映了农民的生活困境,但何景福更注重于自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而杜甫则更多地表达了对国家和家庭的忧虑。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农耕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