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圣竑见访,出诗相示;依韵酬之》

时间: 2025-01-11 11:06:04

谁云仲蔚长蒿莱,白板双扉随意开。

扫石我饶笼翠兴,磨岚君擅草玄才。

杖头时挂千峰月,箧里争鸣万壑雷。

自是主人能慰客,顿忘鸿雁已南回。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谁云仲蔚长蒿莱,白板双扉随意开。扫石我饶笼翠兴,磨岚君擅草玄才。杖头时挂千峰月,箧里争鸣万壑雷。自是主人能慰客,顿忘鸿雁已南回。

白话文翻译:

谁说仲蔚(仲长统)只会种蒿草,白色的门随意开启。扫石之际,我却饶有兴致地欣赏翠绿的景色;磨岚之时,您才华横溢,擅长诗词的创作。手杖上时常挂着千山的明月,书箱中争相鸣叫的声音如同万壑的雷声。您作为主人,能让客人感到宽慰,令人不禁忘却那已南飞的鸿雁。

注释:

  • 仲蔚:指仲长统,字蔚,唐代著名的诗人。
  • 蒿莱:指一种野草,用以比喻平常之物。
  • 白板双扉:形容房屋的门随意开启,象征一种开放、洒脱的气氛。
  • 扫石:清扫石头,暗指清静的环境。
  • 磨岚:指磨去山中的云雾,象征一种清新明亮的意境。
  • 千峰月:指千山之上的明月,象征高远的境界。
  • 万壑雷:形容书中声音如雷鸣般激荡,象征作品的震撼力。
  • 鸿雁:指南飞的鸿雁,象征离别与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煌言(约1565—1645),明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闻名,擅长山水和咏怀诗。他的作品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人的深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作者接待友人郭圣竑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热情欢迎与深厚情谊,同时也流露出对自然景致的热爱。

诗歌鉴赏:

这首诗的整体结构严谨,意象丰富,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诗人对生活的感悟。诗的开头以“谁云仲蔚长蒿莱”引入,反问的方式展现出诗人对传统观念的不屑,强调了自己从“蒿莱”中看到的别样风景,表现出一种洒脱的精神。接下来的几句通过生动的描写,展现出友人在自然环境中所展现的才华和魅力,诗人用“扫石”和“磨岚”描绘出清新自然的意境,体现出一种淡泊名利的心态。

“杖头时挂千峰月,箧里争鸣万壑雷”,这一句以极具视觉和听觉的意象,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受和对友人才华的赞美。这两句通过对比,强调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最后一句强调了主人对客人的热情款待,客人因此而忘却了离别的忧伤,表达了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谊和生活中的温暖。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谁云仲蔚长蒿莱:质疑传统的局限,表达出诗人对友人更深的理解。
  • 白板双扉随意开:描绘一种开放、自然的环境。
  • 扫石我饶笼翠兴:表现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
  • 磨岚君擅草玄才:赞美友人的诗才,称其在文艺上的造诣。
  • 杖头时挂千峰月:象征诗人心境的高远与清澈。
  • 箧里争鸣万壑雷:形容友人作品的震撼力。
  • 自是主人能慰客:强调主人热情的款待。
  • 顿忘鸿雁已南回:抒发对离别的淡淡忧伤,转化为温暖的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诗人的情感结合,如“千峰月”与“万壑雷”。
  • 对仗:整首诗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在于表现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理解与赞美。它强调了在人与自然的和谐中,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更是不可或缺的。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仲蔚:象征才华横溢的人。
  • 白板双扉:象征开放的心态。
  • 千峰月:象征高远的理想。
  • 万壑雷:象征作品的力量与震撼。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白板双扉”象征什么?

    • A. 传统
    • B. 开放
    • C. 闭塞
  2. “千峰月”与“万壑雷”分别象征什么?

    • A. 自然与人文
    • B. 离别与思念
    • C. 高远与震撼
  3. 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对自然的描写
    • B. 人与人之间的情谊
    • C. 离别的伤感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张煌言与王维的山水诗均强调自然之美,但张煌言更注重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王维则更突出自然的孤寂与内心的沉思。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入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