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后寄田治埏》

时间: 2025-01-24 12:58:26

冬深白雪寒,山远乌薪贵。

伊人寂不闻,得无折胶畏。

冻雀栖僵枝,寒兔蹲苍卉。

万物正枯槁,岭梅独香沸。

所以天地心,剥尽复当暨。

寄语拈花人,笑阅严凝气。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冬深白雪寒,山远乌薪贵。
伊人寂不闻,得无折胶畏。
冻雀栖僵枝,寒兔蹲苍卉。
万物正枯槁,岭梅独香沸。
所以天地心,剥尽复当暨。
寄语拈花人,笑阅严凝气。

白话文翻译:

深冬时节,白雪覆盖大地,天气寒冷,远山上的乌薪(柴火)显得格外珍贵。那位心上人却静默无声,难道是害怕折断胶树的枝条吗?冰冻的小雀栖息在僵硬的树枝上,寒冷的兔子蹲伏在苍苍的草丛里。万物此时正处于枯萎的状态,只有岭上的梅花独自绽放着香气。因此,天地的心意仿佛剥离之后又重新回到原处。请寄语给那位欣赏花朵的人,笑着看待这严寒凝重的气氛。

注释:

  • 白雪寒:形容寒冷的冬天和白雪的景象。
  • 乌薪:黑色的柴火,指山中难得的燃料。
  • 伊人:指心上人或爱人。
  • 折胶:可能指的是折断树枝,胶树的胶水。
  • 冻雀:冬天中冰冻的麻雀。
  • 苍卉:苍翠的草木。
  • 枯槁:枯萎、干枯的样子。
  • 岭梅:山岭上的梅花。
  • 严凝气:严寒凝重的气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余佑,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细腻的情感著称。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象和人情冷暖,常常融入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一个寒冷的冬季,诗人通过描绘雪后的景象,抒发对自然的感受以及对心上人的思念。诗中蕴含了对生命的思考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诗歌鉴赏:

《雪后寄田治埏》是王余佑在雪后的寒冬中,借景抒情的一首诗。诗的开篇以“冬深白雪寒”引入,直接设定了严寒的冬季背景,氛围冷峻。接着通过“山远乌薪贵”表现出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的艰辛和物资的匮乏,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

诗中“伊人寂不闻”一语,传达了孤独与思念之情。诗人将这种孤寂与自然的冷冽相结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冻雀栖僵枝,寒兔蹲苍卉”,生动地描绘了冬天中生命的脆弱与无奈。尽管万物都已枯槁,唯有“岭梅独香沸”,这句则展现了冬日中梅花的傲然绽放,象征着坚韧与希望,给人以一种温暖的力量。

最后两句“寄语拈花人,笑阅严凝气”,则是诗人对欣赏美好事物的人的寄语,呼吁在严寒中仍要保持一颗乐观的心态,去感受生活的美好。整首诗在冰冷的外表下隐藏着温暖的情感,带给读者深刻的思考与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冬深白雪寒:描绘了冬季的深寒与白雪的覆盖,营造出一种寒冷的氛围。
  2. 山远乌薪贵:指出在这样的环境中,远处的柴火显得珍贵,暗示生活的艰辛。
  3. 伊人寂不闻:表达了对爱人的思念,暗示对方的冷漠或远离。
  4. 得无折胶畏:借问心上人是否害怕折断胶树,寓意对生活的畏惧。
  5. 冻雀栖僵枝:描绘了冰冻的麻雀在僵硬的树枝上栖息,表现生命的脆弱。
  6. 寒兔蹲苍卉:寒冷的兔子蹲伏在苍翠的草丛中,象征着生命的挣扎。
  7. 万物正枯槁:表达冬季万物的凋零与枯竭,反映出自然的无情。
  8. 岭梅独香沸:突出梅花在寒冬中的坚韧与美丽,象征希望。
  9. 所以天地心,剥尽复当暨:哲理性地探讨天地的变化与心意的回归。
  10. 寄语拈花人,笑阅严凝气:寄语欣赏美好事物的人,要乐观面对生活的艰难。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冬天的景象比作一种冷酷的情感状态。
  • 拟人:通过“伊人寂不闻”赋予了心上人以人的情感。
  • 对仗:如“冻雀栖僵枝,寒兔蹲苍卉”,形成对称的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严寒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心上人的思念。主题在于坚韧与希望,即使在最寒冷的时刻,心中仍应保持对生命美好的期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白雪:象征着纯洁与寒冷。
  • 乌薪:象征物质匮乏与生活的艰难。
  • 梅花:象征坚韧与希望,是冬天中不屈的生命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乌薪”指的是什么?

    • A. 黑色的柴火
    • B. 乌鸦
    • C. 乌云
  2. “岭梅独香沸”的意思是什么?

    • A. 梅花在冷风中凋零
    • B. 梅花在严寒中盛开
    • C. 梅花的香气消散
  3. 整首诗表达的主题是什么?

    • A. 对春天的渴望
    • B. 对生活的思考与希望
    • C. 对冬天的厌恶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宋代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
  • 唐代白居易的《问刘十九》

诗词对比:

  • 王余佑的《雪后寄田治埏》与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两首诗都描绘了冬季的景象,但王余佑更侧重于自然与情感的结合,而陆游则强调了读书与人生态度的关系。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王余佑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解读》
  • 《中国古代诗词选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