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 其一 送梁光禄葵石赴补之京和苍岩宗伯原韵》
时间: 2025-02-04 15:40:1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念奴娇 其一 送梁光禄葵石赴补之京和苍岩宗伯原韵》
作者:丁澎 〔清代〕
征鞍乍整,暂徘徊分手,驿桥枫叶。
十载灞陵高卧稳,恋阙此心常北。
玉勒朝天,金门据地,双眼今还白。
笑看赌墅,莫教屐齿轻折。
漫说五岳堪游,二疏同去,拂袖匆匆别。
大隐君门谁得似,煮就芝田丹石。
扬子休嘲,稚圭莫诮,早定千秋业。
叮咛猿鹤,疏林依旧霜月。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朋友即将离别的场景,诗人感慨万千。初时整备马鞍,彷徨在驿桥上,秋天的枫叶正好映衬着分离的情绪。十年来在灞陵安稳地生活,心中依然怀念着北方的阙。马镫朝天,金门稳固,眼眸依旧清明。笑看赌墅,提醒自己不要让轻浮的行为损伤了前程。五岳虽美,但不如与友同行,匆匆告别。大隐在君子之门,谁能像那样,熬炼心志,追求精神的境界。扬子江边的朋友不必嘲笑,稚圭的少年也不需讥讽,早已决定了千秋的事业。叮咛着猿鹤,疏林依旧在霜月下静谧如昔。
注释
- 征鞍:指准备出发的马鞍。
- 乍整:刚刚整理。
- 驿桥:邮驿的桥,象征着离别。
- 十载:十年的时间。
- 灞陵:指灞河附近,古代名地,诗人曾在此安居。
- 玉勒:指马的镫,象征英勇出征。
- 金门:指京城大门,象征权力中心。
- 笑看赌墅:形容轻松地看待某些事情。
- 五岳:指五岳名山,代表游历的理想。
- 大隐君门:隐士的理想归处,指隐居的境界。
- 芝田丹石:象征长生不老的理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丁澎,清代诗人,生于盛世,风格清逸,擅长抒情诗和游记,作品多描绘自然山水和人生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送别友人前往京城补任,表现了对友人的祝福与不舍,反映了当时士人对于仕途的追求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念奴娇》是丁澎送别友人的诗作,情感真挚而深厚,语言优美而含蓄。开篇通过“征鞍乍整”展现出离别的紧迫感,接着“暂徘徊分手”则暗示了诗人内心的不舍。诗中提到的“十载灞陵”,不仅是对自己过往生活的回忆,也是对未来的展望,更是对故土的眷恋。
诗中“玉勒朝天,金门据地”更是表现了一种豪情壮志,表达出尽管面临离别,诗人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接下来的“笑看赌墅”,则是一种轻松的态度,提醒自己和他人不必过于执着于短暂的成败,而应把目光放远。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人生理想的追求。诗人在表达离别之情的同时,也透露出对未来的期待和信心,彰显了士人特有的豪情与风骨。最后一句“叮咛猿鹤,疏林依旧霜月”,则引发人们对大自然的思考,既是对友人的叮嘱,又是对人生哲理的感悟,给予读者以深邃的思考空间。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征鞍乍整:准备出行的马鞍刚刚整理好,传达出即将离别的紧迫感。
- 暂徘徊分手:徘徊不前,显露出内心的不舍。
- 驿桥枫叶:描绘秋天的景象,象征着离别的忧伤。
- 十载灞陵高卧稳:回忆过去十年的安稳生活,表达对故乡的眷恋。
- 恋阙此心常北:心中对北方的思念,象征着对理想和归属的追求。
- 玉勒朝天,金门据地:表现出壮志豪情,渴望功名利禄。
- 双眼今还白:眼睛清明,暗示对未来的希望。
- 笑看赌墅:轻松地看待人生中的起伏。
- 漫说五岳堪游:虽然有游历的理想,但更重视与友同行的情谊。
- 大隐君门谁得似:对理想隐士生活的向往。
- 煮就芝田丹石:追求长生不老的理想。
- 扬子休嘲,稚圭莫诮:不必相互嘲讽,强调志向的坚定。
- 叮咛猿鹤:叮嘱友人,传达深厚的情谊。
- 疏林依旧霜月:自然景象与人情的对比,表现时间的永恒。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自然景象(如“枫叶”、“霜月”)传达情感。
- 对仗:如“玉勒朝天,金门据地”,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拟人:将自然景象赋予人情,增强情感的共鸣。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离别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许,体现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征鞍:象征着出征与离别。
- 驿桥枫叶:象征着秋天和离愁。
- 十载:代表过去的岁月。
- 玉勒、金门:象征着理想与权力。
- 五岳:象征游历与理想的追求。
- 芝田丹石:象征着长生与追求。
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诗的层次,也传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和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此诗的主要主题是什么?
- A. 离别与思念
- B. 自然景观
- C. 战争
- D. 爱情
-
“十载灞陵”中的“灞陵”指的是哪个地方?
- A. 长安
- B. 洛阳
- C. 北京
- D. 灞河附近
-
诗中提到的“五岳”象征着什么?
- A. 道德
- B. 文化
- C. 旅行与理想
- D. 战争
答案:1. A 2. D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友人》 - 李白
- 《登高》 - 杜甫
- 《静夜思》 - 李白
诗词对比
- 李白《送友人》:同样表达离别的情感,但更为洒脱,强调豪情和友情。
- 杜甫《登高》:通过自然景观传达对人生的感慨,情感较为沉重。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文学史》
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您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念奴娇 其一》的诗意及其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