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 红毛刀》
时间: 2025-02-04 15:29:5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摩挲终日,似白虹绕指罡风透骨。阴雨常闻奇鬼啸,血绣鹈膏明灭。气压螺舟,价倾蜃市,字迹疑年月。如侬肝胆,凛然能照人澈。且伴囊底毛锥,怕三钱缀履,英锋轻折。肉眼何妨顽铁视,总有风胡能识。酒市论雠,沙场杀贼,珍重芙蓉结。歌阑起舞,壮心蓦地飞越。
白话文翻译:
整天摩挲着,感觉就像白虹绕指,劲风透骨。阴雨天常常听见怪异的鬼声,鲜血和绣花的鹈膏闪烁不定。气压如同螺舟,价格在蜃市上倾斜,字迹让人怀疑年份。如同你我心肝,凛然可以照亮他人心灵。再说囊底的毛锥,怕三钱的缀履,英勇的锋芒轻易折断。肉眼何妨用顽铁看待,总有风胡能分辨。酒市上讨论仇恨,沙场上杀敌,珍惜那芙蓉的结。歌声渐止起舞,壮志瞬间飞越。
注释:
- 摩挲:轻轻抚摸,形容细致的动作。
- 白虹:一种光环现象,象征美好事物。
- 罡风:强烈的风,寓意力量和气势。
- 鹈膏:指鱼类的卵,常与鲜血联系,象征生死与斗争。
- 气压螺舟:可能指压迫或困境,隐喻生活的艰难。
- 囊底毛锥:指囊袋底部的工具,象征生活中的小物品。
- 英锋:形容锐利的刀锋,象征勇气与力量。
- 酒市论雠:在酒肆中讨论仇恨,反映社会的复杂情感。
典故解析:
本诗中无明显历史典故,但借用了一些意象,如“白虹”、“英锋”等,传达出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黄人,清代诗人,生活在动荡的时代,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与个人情感。
-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乱,诗人通过描绘个人感受,表达对社会变迁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反思。开头几句以“摩挲终日”引入,营造出一种细腻的氛围,仿佛在描绘生活的琐碎与无奈。接着通过“白虹绕指”和“罡风透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力量与美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生活中的压迫感。阴雨与鬼啸的结合,营造出了一种阴郁的氛围,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挣扎。
随后,诗中提到的“气压螺舟”和“蜃市”,带有对现实的无奈与思考,象征着人们在生活中面临的重重困境。而“酒市论雠,沙场杀贼”则体现了生活的复杂与残酷,既有欢愉又有斗争,使整首诗充满了矛盾的情感。
最后,诗人转向乐观,表达了对未来的希望与壮志,尤其是“歌阑起舞,壮心蓦地飞越”一句,展现了即使在困境中,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这种情感的转变,使整首诗具有了更深的层次。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摩挲终日,似白虹绕指”:描绘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致感触,似乎在追寻某种美好。
- “阴雨常闻奇鬼啸”:展现了生活的阴暗与神秘。
- “气压螺舟,价倾蜃市”:隐喻生活的艰难与物价的波动。
- “如侬肝胆,凛然能照人澈”: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坚定与光明。
- “且伴囊底毛锥,怕三钱缀履”:生活中的小事与无奈。
- “肉眼何妨顽铁视”:鼓励用坚定的态度面对生活。
- “酒市论雠,沙场杀贼”:生活中的斗争与冲突。
- “珍重芙蓉结”:珍惜美好的事物。
- “歌阑起舞,壮心蓦地飞越”:即使身处困境,依然渴望飞跃。
-
修辞手法:运用了比喻、拟人、对仗等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
主题思想:整首诗传达了对生活的深刻感悟,既有对现实的无奈,又有对未来的希望,反映出诗人复杂的情感。
意象分析:
- 白虹:象征希望与美好。
- 罡风:象征力量与冲突。
- 阴雨:隐喻生活中的困境与压抑。
- 芙蓉:象征美丽与珍贵的事物。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 “摩挲终日,似白虹绕指”中的“摩挲”是什么意思?
- A. 抚摸 B. 拍打 C. 撕裂
- 诗中提到的“气压螺舟”象征什么?
- A. 美好生活 B. 艰难困境 C. 未来希望
- “摩挲终日,似白虹绕指”中的“摩挲”是什么意思?
-
答案: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将进酒》
-
诗词对比:在李白的《将进酒》中,诗人同样展现了对人生的思考与乐观态度,但李白的诗更为豪放,而黄人的诗则带有更多的细腻与沉思。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解析与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