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 玉兰,寄仙品妹》
时间: 2025-01-24 09:39:4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念奴娇 玉兰,寄仙品妹
作者: 孙云凤 〔清代〕
玉梅未落,早东风作弄,浴茧时节。
衣卸湖棉犹道暖,直似残春无别。
柳眼全舒,蕉心欲展,芳草连天末。
阑干凝望,玉兰开遍如雪。
犹记昔日东墙,海棠娇倚,半被轻寒勒。
最是黄昏疏雨过,掩映晶帘明月。
摘粉香清,煎酥色腻,庭下曾攀折。
绿窗人远,此情还共谁说。
白话文翻译:
玉梅还未凋谢,早春的东风正在调皮捣蛋,正是洗茧的时节。
衣物脱下后,湖边的棉花仍然感到温暖,宛如残春没有别的感觉。
柳树的眼睛完全舒展,蕉树的心也想要展开,芳草连绵至天边。
在栏杆前凝望,玉兰花如雪一般盛开。
仍记得昔日东墙上,海棠花娇媚地依偎,半被轻寒所勒。
最美的是傍晚时分,细雨过后,明月掩映在晶亮的帘子后。
摘下粉色花香清淡,煎熬成酥色腻滑,庭院下曾经攀折过。
绿窗旁的人远在何处,这份情感又与谁说呢?
注释:
- 玉梅:指的是玉兰花,象征着高洁和美丽。
- 洗茧:指蚕丝的洗涤,暗喻春天的生命力。
- 东墙:指墙的东面,通常是阳光充足的地方。
- 海棠:一种花,象征着柔美和娇艳。
- 疏雨:细雨,给人一种轻柔的感觉。
- 晶帘:透明的帷幕,象征着清澈和美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孙云凤,清代女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清丽的风格而闻名。她的作品多描绘女性的内心世界和自然景色,展现了女性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春天,正是万物复苏的时节。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现出对往昔的追忆及对情感的思考。诗中的玉兰花象征着美好与纯洁,呼应了诗人对人情世故的深刻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诗的开头以“玉梅未落,早东风作弄”引入,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气息,令人感受到自然界的活力。接着,诗人用“衣卸湖棉犹道暖”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色结合,传达了对温暖生活的向往。
在意象的运用上,诗中频繁出现的花卉(如玉兰、海棠)与自然景象(如柳眼、芳草),不仅丰富了诗的画面感,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柔情与思念。同时,诗中的“犹记昔日东墙”展现了对过去的美好回忆,带有一丝淡淡的忧伤与怀旧。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感人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春天、自然以及人生的深刻理解,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深度。诗人以“此情还共谁说”作为结尾,留下了无限的遐想与感慨,深刻地反映了人们面对情感时的孤独与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玉梅未落,早东风作弄:春天的东风已经到来,玉梅花还未凋谢,显示出春的生机。
- 衣卸湖棉犹道暖:即使春寒料峭,湖边的棉花仍然感到温暖,表现出春天的不确定性。
- 柳眼全舒,蕉心欲展:柳树的芽已经完全展开,蕉树也渴望生长,象征着生命的复苏。
- 芳草连天末:芳草的生长延续至天边,展现出自然的广阔与生机。
- 阑干凝望,玉兰开遍如雪:在栏杆前凝望,玉兰花如雪般盛开,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春景。
- 犹记昔日东墙,海棠娇倚:回忆过去东墙边的海棠花,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对往昔的怀念。
- 最是黄昏疏雨过,掩映晶帘明月:描绘了雨后黄昏的宁静与美丽,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
- 摘粉香清,煎酥色腻:对花香与色彩的描绘,象征着生活的美好。
- 绿窗人远,此情还共谁说:抒发了孤独感,表达了对情感的无奈与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玉兰开遍如雪”,将玉兰花比喻为雪,增强了视觉的美感。
- 拟人:如“柳眼全舒”,赋予了柳树以人的情感,使自然更具生动感。
- 对仗:诗中有许多对仗的句子,如“衣卸湖棉犹道暖,直似残春无别”,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与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反映了春天带给人的希望与思考,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玉兰:象征着高洁与美好,春天的使者。
- 海棠:象征着娇媚与柔情,代表了美好的回忆。
- 柳:象征着生命力与春天的到来。
- 粉香:象征着生活的美好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玉梅”指的是哪种花? A. 桃花
B. 玉兰
C. 海棠
答案: B -
诗中“衣卸湖棉犹道暖”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春寒料峭
B. 温暖如春
C. 夏日炎炎
答案: A -
最后一句“此情还共谁说”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孤独与无奈
C. 忧伤
答案: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 by 孟浩然:描绘春天的美丽景象。
- 《桃花源记》 by 陶渊明:表达对自然与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念奴娇 玉兰,寄仙品妹》 vs 《春晓》:两首都描绘了春天的美丽,但《念奴娇》更注重内心情感的表达,而《春晓》则更侧重于自然景色的描绘。
参考资料:
- 《清代女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选》
以上内容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