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周知监二首
唐家谕巴蜀,通道至邛僰。
列郡徼西南,夷居半岩壁。
白话文翻译:
送别周知监两首
唐朝的政令传达到巴蜀,通往邛僰的道路畅通无阻。
各个郡县位于西南边陲,少数民族的居所半在岩壁之中。
注释:
- 唐家:唐朝的政府。
- 谕:发布政令、告知。
- 巴蜀:指今天的四川一带。
- 通道:指通往的道路。
- 邛僰:古地名,位于今四川。
- 列郡:众多的郡县。
- 徼:边界。
- 夷:指少数民族。
- 半岩壁:半靠在岩石上的居住地。
典故解析:
本诗提到的“唐家”与“巴蜀”关系密切,唐代在四川地区的治理和开发对后来的经济、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邛僰为古蜀地名,历史上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和民族交融之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韩绛(生卒年不详),字希孟,号筠溪,宋代著名诗人,官至知州。他的诗风清丽自然,富有生活气息,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韩绛送别周知监之际,表达了对其出征巴蜀的祝福及对家乡山水的思念。反映了宋代地方治理与民族关系的复杂性。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唐代政令的传播和西南地区的地理特征。开头两句通过“唐家谕巴蜀”展现了中央政府的权威,显示出地方治理的有效性。接下来“通道至邛僰”则映衬了交通的便利,表明了南方地区的逐步开发。最后两句用“列郡徼西南”与“夷居半岩壁”的对比,既展现了地理的多样性,又隐含了少数民族的生活状况,体现了诗人对地方文化的关注与理解。整首诗在简练的文字中富含深意,展现了韩绛对家国情怀的深厚。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唐家谕巴蜀:意指唐朝的命令传达到了巴蜀,强调了中央政府的影响力。
- 通道至邛僰:道路通向邛僰,展示了交通的便利性。
- 列郡徼西南:各个郡县分布于西南边界,描绘了区域的广阔。
- 夷居半岩壁:少数民族的居住环境,说明了地区的多元文化。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句式整齐,体现了古诗的对仗工整之美。
- 意象:通过“岩壁”与“夷”反映出自然与人文的结合。
主题思想:
整首诗主要表达了对周知监出征的祝福,同时也展示了对西南地区山水与民族的深刻观察,体现了作者的家国情怀与对地方文化的尊重。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巴蜀:象征着丰富的文化与历史。
- 邛僰:代表了地理的特殊性与交通的便利。
- 夷居:反映了少数民族的生活方式与文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唐家谕巴蜀中的“谕”意为: A. 传达
B. 学习
C. 休息
D. 隐藏 -
“夷居半岩壁”中“夷”指的是: A. 夷平
B. 少数民族
C. 平原
D. 人民 -
这首诗的主题主要是: A. 描述自然
B. 送别朋友
C. 表达对地方治理的关注
D. 叙述历史
答案:
- A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登高》:同样描绘了山水与人文的关系。
- 王维的《送别》:表达了对友人的送别之情。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早发白帝城》对比,李白的诗更加突出个人情感,而韩绛的诗则更关注社会与文化,体现出不同的创作风格和主题。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选》
- 《古诗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