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晴过江氏园三章 其一》
时间: 2025-01-11 09:09:3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春晴过江氏园三章 其一
作者: 姚燮
俗屏忘事撄,境寂适朋聚。
在瞩无遁姿,以我悦心与。
怯莺馀宿风,媚鹤得晨煦。
群葩如献情,含态各妍吐。
每出一象奇,动留半回伫。
暂犹嫌绮芬,静挹自幽古。
蓄有邱樊思,藉兹略倾吐。
爱惜不忍离,清谭日忘午。
白话文翻译
在这宁静的环境中,身边的朋友聚在一起,似乎忘却了世俗的烦恼。眼前的一切都显得那么恬静,令我心中愉悦。余音缭绕的黄莺在风中微微颤动,晨曦中的仙鹤显得格外妩媚。百花争相吐露芬芳,恰似在向我们表达情意。每当看到一幅美丽的景象,我总会停下脚步,细细品味。暂时还不想离去,静静品味这份幽雅的古韵。心中积蓄的思绪,也借此机会略有倾诉。心中对这美好景色的珍惜,让我不忍离去,清澈的溪水与阳光使我忘却了时间的流逝。
注释
字词注释:
- 俗屏:指世俗的屏障,借指日常烦恼。
- 撄:触及,涉及。
- 适朋聚:与朋友聚会,享受愉快的时光。
- 怯莺:小鸟的啼鸣(莺),这里形容它在微风中的轻颤。
- 晨煦:晨光的温暖。
- 群葩:众多花朵。
- 妍吐:美丽的花朵开放。
典故解析:
- 诗中提到的莺和鹤,都是古代诗词中常用的意象,代表着春天的生机与美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姚燮(约1680-1732),清代诗人,字宗华,号舯舸,浙江人。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表达内心情感。
创作背景: 诗作于春天,描绘江氏园中的春日景象,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人相聚的欣喜之情。
诗歌鉴赏
《春晴过江氏园三章 其一》表现了诗人对春天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与朋友相聚的欢乐。诗中通过描绘春日的宁静与美丽,体现了作者的闲适心境和对生活的热爱。开篇“俗屏忘事撄”便引出诗人脱离世俗烦恼的感受,接下来的几句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展现出春日的生机与和谐。花开鸟鸣的意象,不仅增添了春的气息,也使得整个园景显得生动而富有情感。诗中“怯莺馀宿风,媚鹤得晨煦”二句,巧妙地将动植物与自然环境结合,展现出一种和谐美。同时,诗人在此刻的宁静中,流露出对时光的珍惜与不舍,表现出一种对生活深刻的感悟与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俗屏忘事撄:表达诗人对世俗烦恼的忘却。
- 境寂适朋聚:强调环境的静谧与朋友相聚的愉悦。
- 在瞩无遁姿:指眼前景物的美好,不容忽视。
- 以我悦心与:我因欣赏这些而感到快乐。
- 怯莺馀宿风:描绘黄莺在风中轻快的状态。
- 媚鹤得晨煦:晨光照耀下的鹤显得更加美丽。
- 群葩如献情:众多花朵如同在献上情感。
- 含态各妍吐:花朵各自展现美态。
- 每出一象奇:每一个景象都让人惊艳。
- 动留半回伫:让人停下脚步细细品味。
- 暂犹嫌绮芬:对花香感到不舍。
- 静挹自幽古:静静地品味悠远的古韵。
- 蓄有邱樊思:心中积蓄的思绪。
- 藉兹略倾吐:借此机会稍微倾诉。
- 爱惜不忍离:对眼前美景的珍惜。
- 清谭日忘午:在这美好时光中忘却了午后的流逝。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花朵与情感的联系,赋予自然以情感。
- 拟人:将自然现象(如鸟鸣)赋予人类情感,使其更具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日美景的赞美和对友人的珍惜,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宁静时光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莺:象征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 鹤:象征高雅与美丽。
- 群葩:象征繁荣和多样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怯莺”指的是哪种鸟? A. 百灵鸟
B. 黄莺
C. 燕子
答案:B -
诗人在这一章中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忧伤
B. 欣喜
C. 愤怒
答案:B -
“每出一象奇,动留半回伫”中的“象奇”指的是什么?
A. 奇怪的事物
B. 美丽的景象
C. 奇幻的梦境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鸟鸣涧》
诗词对比: 杜甫的《春望》同样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但更多地关注于战乱背景下的忧虑与希望,与姚燮的闲适情景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姚燮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