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春晴
作者: 虞俦 〔宋代〕
结习已空摩诘袂,
苦寒聊解拾遗裘。
梅花已负先驱弩,
竹叶随牵下濑舟。
门外有谁惊剥啄,
林间何处叫钩辀。
诗人莫费雕肝贤,
付与晴窗茗碗休。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春天的温暖和诗人悠闲的心境。诗人已经摆脱了寒冷的束缚,轻轻解开了厚重的衣裳;梅花已经悄然盛开,竹叶随风摇曳,舟行水面。门外似乎有人在惊扰,林间传来鸟鸣,诗人劝诫自己不要再为诗歌的技艺烦恼,倒不如在阳光明媚的窗前,品一杯清茶,享受这春日的好时光。
注释:
- 摩诘袂:摩诘是指“摩诘”这个人,即王维,他的衣袂轻盈,暗指诗人心境的闲适。
- 拾遗裘:拾遗指捡起遗落的衣裳,裘是皮衣,意在说诗人不再需要厚重的衣物。
- 梅花:象征着坚韧和高洁,暗示春天的到来。
- 竹叶随牵:竹叶随水流动,表现自然的和谐美。
- 惊剥啄:指外面的鸟儿在啄食,体现了春天生机盎然。
- 钩辀:是古代一种拉钩的器具,这里可能指代自然的声音。
- 雕肝:形容为了诗歌而操劳的心情,诗人劝自己放下这种负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虞俦,字子涓,号梅溪,生活在宋代,诗风清新,善于描写自然景色,常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内心的宁静。
创作背景: 诗作成于春季,正值万物复苏之时,诗人通过描绘春日的场景,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内心的宁静和满足。
诗歌鉴赏:
《春晴》通过简洁的描绘展现了春日的温暖与宁静。诗首两句以“结习已空”和“苦寒聊解”开篇,直接反映了从寒冬走向温暖春天的过程,给人一种释然的感觉。接着,梅花与竹叶的意象,暗示着春天的到来与生命的复苏,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诗中“门外有谁惊剥啄”的描写,构建了一幅生动的春日图景,让人感受到鸟鸣声声,春色盎然。
后半部分诗人自我劝诫,提到“诗人莫费雕肝贤”,表现出对名利的超然态度,强调享受生活的重要性。选择在“晴窗茗碗”中静享春光,体现了诗人的洒脱与淡泊。整首诗以春天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极具哲理性,是一首充满生机与和谐的抒情之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结习已空摩诘袂:摆脱了寒冷的束缚,内心如王维般轻松。
- 苦寒聊解拾遗裘:寒冷已经过去,轻松解去厚重的衣物。
- 梅花已负先驱弩:梅花绽放,象征着春的到来。
- 竹叶随牵下濑舟:竹叶随水而动,表现自然的和谐美。
- 门外有谁惊剥啄:外面传来鸟鸣声,打破了宁静。
- 林间何处叫钩辀:林中鸟叫声悠扬,增添春意。
- 诗人莫费雕肝贤:劝自己不要过于执着于诗歌技巧。
- 付与晴窗茗碗休:不如在阳光明媚的窗前品茶,享受生活。
修辞手法:
- 比喻:梅花和竹叶的描写,象征春天的到来与生命的复苏。
- 拟人:鸟鸣声被赋予了惊扰的情感。
- 对仗:前后句的结构对称,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感。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淡泊,强调享受自然与内心宁静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花:象征坚韧和高洁,代表春天的生机。
- 竹叶:象征自然的和谐与灵动。
- 晴窗:象征宁静的生活态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梅花”,象征着什么?
- A. 秋天的到来
- B. 春天的生机
- C. 冬天的寒冷
-
诗人的态度是什么?
- A. 忙于追求名利
- B. 享受生活与自然
- C. 抱怨生活艰辛
-
“雕肝”在诗中指的是什么?
- A. 诗人的辛苦
- B. 诗歌的技巧
- C. 自然的声音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孟浩然):同样描绘春天的美好,表达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 《春夜喜雨》(杜甫):通过春雨展现春天的生机,充满生活的哲理。
诗词对比:
- 虞俦的《春晴》与王维的《鸟鸣涧》:两首诗都描绘了自然的美好,但前者更强调内心的宁静,而后者则着重于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收录大量宋代诗人的作品,提供背景知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深入分析古诗词的艺术特点与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