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晴》

时间: 2025-01-26 03:01:42

寒斋浅酌喜新晴,绝倒湘累赋独醒。

清坐苦无佳客话,朗吟生怕俗人听。

五湖四海双尘屐,万壑千岩一画屏。

云雨丛来翻覆手,黄昏更看照泥星。

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春晴

作者: 胡仲弓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寒斋浅酌喜新晴,绝倒湘累赋独醒。
清坐苦无佳客话,朗吟生怕俗人听。
五湖四海双尘屐,万壑千岩一画屏。
云雨丛来翻覆手,黄昏更看照泥星。

白话文翻译:

在寒冷的书斋里,轻酌一杯,欢喜于这新晴的天气;
吟咏湘江的美景,却因独自一人而感到无聊。
静坐时苦于没有知音来聊,朗朗吟诵生怕被俗人听见。
五湖四海的行云流水如同双层的鞋印,
万壑千岩的景色宛如一幅画屏。
云雨纷至沓来,手一翻覆,黄昏时分更可望见泥星的倒影。

注释:

  • 寒斋:寒冷的书房。
  • 浅酌:轻轻品味酒。
  • 湘累:指湘江的美景。
  • 绝倒:形容非常惊叹或感动。
  • 佳客:指志同道合的朋友或知音。
  • 俗人:指普通人,或不懂诗词的人。
  • 双尘屐:形容行走在湖海之间的鞋印。
  • 泥星:黄昏时泥土中的星光,象征自然的宁静与美丽。

典故解析:

诗中提及的“湘”字,暗指湘江,古代文人常以湘江的美景抒发情感。诗中的“云雨丛来”也可以联系到古代诗词中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敏感和热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胡仲弓,宋代诗人,作品多以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为主题,风格清新脱俗,善于以细腻的笔触描绘自然之美。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春季,反映了诗人对春日晴好天气的喜悦,同时也表现了他内心的孤独与对友人的渴望。

诗歌鉴赏:

《春晴》是一首描绘春日晴空下的抒情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传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内心的孤独。开篇“寒斋浅酌喜新晴”,用“寒斋”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氛围,而“新晴”则带来了希望和愉悦。这种鲜明的对比使得诗的情感更加丰富。接着,诗人表达了独自一人的孤寂,虽然有美景在眼前,却没有知音来分享,这种情感在“朗吟生怕俗人听”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最后两句则将诗的视野从个人情感扩展到广阔的自然景观,五湖四海与万壑千岩的描写,既展现了自然的壮丽,也隐含了诗人与自然的共鸣。整体来看,诗人在感叹自然之美的同时,也流露出对人际关系的渴望和对孤独的深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寒斋浅酌喜新晴:在寒冷的房间里,轻轻地喝酒,喜悦于新天的阳光。
    2. 绝倒湘累赋独醒:沉醉于湘江的美景,却因独自一人而感到无聊。
    3. 清坐苦无佳客话:悠闲地坐着,却苦于没有朋友来交谈。
    4. 朗吟生怕俗人听:朗朗吟诵时,生怕被不懂诗的人听见。
    5. 五湖四海双尘屐:描绘了在湖海之间的行走,留下的鞋印。
    6. 万壑千岩一画屏:将壮丽的自然景色比作一幅美丽的画卷。
    7. 云雨丛来翻覆手:云雨纷至,手一翻覆情景。
    8. 黄昏更看照泥星:黄昏时分更可看见泥土中的星光映照。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五湖四海”与“万壑千岩”,形成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自然景观比喻为画屏,形象生动。
    • 拟人:云雨的描写中赋予其动感,使其更具生命力。
  •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友谊的渴望,以及在孤独中对美的追求,情感真挚而深刻。

意象分析:

  • 寒斋:象征孤独与内省。
  • 新晴:代表希望与生机。
  • 湘江:象征美好与灵动的自然。
  • 云雨:象征变化与无常。
  • 泥星:象征宁静与自然的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在哪个季节写作《春晴》? A. 夏季
    B. 秋季
    C. 春季
    D. 冬季

  2. 诗中提到的“佳客”指的是? A. 知音
    B. 朋友
    C. 普通人
    D. 诗人自己

  3. “朗吟生怕俗人听”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自豪
    B. 孤独
    C. 怕羞
    D. 高兴

答案

  1. C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山居秋暝》
  •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同样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但其情感更为沉郁与忧伤,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和民生的思考。胡仲弓的《春晴》则更多地表现个人的孤独与对自然的热爱,情感轻松且富有生机。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华诗词大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