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晴兼忆倪李诸君》

时间: 2025-01-11 10:14:08

云破青霄作午晴,日光乍暖碎禽声。

依依柳线迎风软,点点榆钱落地轻。

芳草迷空春欲暮,绿波隔浦水初平。

故人一别无消息,可向辽东忆此情。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春晴兼忆倪李诸君
云破青霄作午晴,
日光乍暖碎禽声。
依依柳线迎风软,
点点榆钱落地轻。
芳草迷空春欲暮,
绿波隔浦水初平。
故人一别无消息,
可向辽东忆此情。

白话文翻译:

春日的晴天让我想起了倪氏和李氏的朋友们。
天空的云朵散开,正好是一个晴午,
阳光突然变得温暖,伴随着鸟儿的啼鸣。
柔软的柳枝在风中轻轻摇曳,
榆树的种子轻轻落在地面。
芳草迷漫空中,春天似乎要结束,
水面初平,绿波在岸边轻轻荡漾。
与故人一别后没有音信,
只能在辽东回忆这份情怀。

注释:

  • 云破:云层散开。
  • 青霄:指湛蓝的天空。
  • 乍暖:突然变暖。
  • 碎禽声:鸟儿的啼鸣声清脆如碎片。
  • 依依柳线:形容柳枝柔软,随风飘动的样子。
  • 榆钱:榆树的种子。
  • 芳草:指春天的草,充满生机。
  • 绿波隔浦:水面微波荡漾,形成绿波。

典故解析:

  • 倪李诸君:指的是作者的友人,可能是指倪云林和李白等,体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
  • 辽东:地名,表明了作者的思念之情跨越地域。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缪公恩,清代诗人,作品多描写自然风光与人文情感,风格细腻。
  •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春天,正值春暖花开之际,作者因春日的美景而想起远方的朋友,表达出对友人的怀念与思念之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春日的午后为背景,绘制了一幅温暖而宁静的画面。开篇“云破青霄作午晴”,描绘了晴空万里、阳光明媚的景象,给人一种清新愉悦的感觉。接着,诗人通过“日光乍暖”和“碎禽声”传达出春天的气息,生动地描绘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接下来的“依依柳线迎风软”,则引入了柳树的意象,象征着春天的柔情与温暖。

随着诗歌的推进,诗人将视线转向草木与水面,写出“芳草迷空春欲暮”的意境,表现出春天即将结束的惆怅与无奈。最后两句则体现了诗人的孤独与思念,虽身处美景,但却因与朋友的离别而感到失落。全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出诗人对友人的怀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云破青霄作午晴:天气晴朗,云彩散去,表现出春日的美好。
    2. 日光乍暖碎禽声:阳光变得温暖,鸟鸣声悦耳,营造出春天的气氛。
    3. 依依柳线迎风软:柳枝随风轻柔摇摆,象征着春的柔情。
    4. 点点榆钱落地轻:榆树种子轻轻落下,体现出春天的生机。
    5. 芳草迷空春欲暮:草木茂盛,春天似乎已接近尾声,表现出时间的流逝。
    6. 绿波隔浦水初平:水面平静,绿波荡漾,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7. 故人一别无消息:与朋友分别后无音信,表现出孤独。
    8. 可向辽东忆此情:只能在辽东回忆起这些情感,流露出思念之情。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阳光与鸟声比作春天的象征,增强了意境。
    • 拟人:柳线“迎风软”,赋予了柳枝以人的情感。
    • 对仗:如“芳草迷空”与“绿波隔浦”,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和对友人的怀念,体现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意象分析:

  • :象征着变化与无常。
  • 阳光:代表着温暖与希望。
  • 柳线:象征着柔软与春天的生机。
  • 榆钱: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自然的循环。
  • 芳草:象征着春天的美好与生机。
  • 绿波:象征着宁静与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季节是什么?
    A. 夏天
    B. 秋天
    C. 春天
    D. 冬天

  2. “依依柳线”中的“依依”形容什么?
    A. 柳树的强壮
    B. 柳枝的柔软
    C. 柳树的颜色
    D. 柳树的高大

  3. 诗中的“故人一别无消息”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失落与孤独
    B. 高兴与快乐
    C. 愤怒与不满
    D. 怀念与期待

答案

  1. C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同样描绘春天的景象与情感。
  • 王维《相思》:表达思念之情,风格细腻。

诗词对比

  • 缪公恩 vs. 杜甫:缪公恩的诗更注重自然景色的描写,而杜甫则更强调情感的深度和历史的厚重。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诗经与汉乐府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