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春乐·五更枕上闻鸟声》

时间: 2025-01-27 03:16:14

閒庭鸟梦花枝暝。

荫几扇、窗纱静。

晓风吹觉朦胧影。

啼动了、绵蛮性。

除是我、愁边易醒。

料难唤、春眠人听。

勒尔枝头再睡,露重花梢冷。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迎春乐·五更枕上闻鸟声
作者: 黄之隽 〔清代〕

閒庭鸟梦花枝暝。
荫几扇窗纱静。
晓风吹觉朦胧影。
啼动了绵蛮性。
除是我愁边易醒。
料难唤春眠人听。
勒尔枝头再睡,
露重花梢冷。

白话文翻译:

在安静的庭院里,我梦见鸟儿在花枝上栖息,
窗纱透过几缕阴影,四周格外宁静。
晨风轻轻吹来,朦胧的影子让我醒来,
鸟儿的啼鸣激动了我柔弱的性情。
或许是因为愁苦让我容易惊醒,
想要唤醒沉睡中的春天,却难以传达给他人。
我只能在枝头再度入睡,
只可惜露水沉重,花梢也变得寒冷。

注释:

  • 闲庭:安静的庭院。
  • 鸟梦:梦中与鸟有关的美好意象。
  • 荫几扇窗纱静:窗前的纱窗静谧,给人以宁静之感。
  • 晓风:清晨的风。
  • 朦胧影:模糊的影子,暗示着梦幻与现实的交融。
  • 啼动了绵蛮性:鸟鸣唤醒了柔弱的情感,绵蛮指的是柔弱的情感。
  • 愁边易醒:愁苦使人容易惊醒。
  • 勒尔:再度入睡的状态。
  • 露重花梢冷:露水沉重,花尖变得寒冷,象征着春天的寒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之隽,清代诗人,生于康熙年间,后为乾隆年间的文人,在诗歌上有较高的造诣。他的作品多以描景抒情为主,语言清新,意象生动。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春季,正值春暖花开的时节,诗人借助晨起时分的鸟鸣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愁苦与对春天的渴望。作品透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春天的美好与内心的孤寂。

诗歌鉴赏:

《迎春乐·五更枕上闻鸟声》是一首清新脱俗的诗作,诗人通过描绘清晨的静谧场景,表现出内心对于春天的渴望与愁苦。诗的开篇便以“闲庭鸟梦花枝暝”引入,带来一种梦幻的氛围,仿佛置身于一个温馨的花园中,鸟儿在枝头欢歌。接着,诗人又以“晓风吹觉朦胧影”写出了晨风的轻拂,朦胧的影子映衬出他内心的忧伤与惆怅。

整首诗的意象交织在一起,展现了诗人对于春天的期待与内心深处的孤独。尤其是“除是我愁边易醒”一句,表现了作者因愁苦而易于惊醒的状态,令人感同身受。最后以“露重花梢冷”作结,使人感受到春天的寒意,暗示着虽然春天来临,但内心的寒冷依然存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闲庭鸟梦花枝暝:描绘了一个安静的庭院中,鸟儿在花枝上栖息的梦境,营造出梦幻的气氛。
  2. 荫几扇窗纱静:窗前的纱窗静谧,暗示着外界的宁静。
  3. 晓风吹觉朦胧影:晨风轻轻拂过,朦胧的影子让人感到微微的清醒。
  4. 啼动了绵蛮性:鸟鸣唤醒了诗人内心柔弱的情感。
  5. 除是我愁边易醒:愁苦使他易于惊醒,内心的不安显现出来。
  6. 料难唤春眠人听:想要唤起沉睡中的春天,却难以被他人感知。
  7. 勒尔枝头再睡:再次在枝头入睡,表现出对安宁的渴望。
  8. 露重花梢冷:露水沉重,花尖寒冷,暗示着春天的寒意。

修辞手法:

  • 拟人:鸟儿的啼鸣被赋予了情感,唤醒了诗人的愁苦。
  • 对仗:如“晓风”和“朦胧影”,形成和谐的音韵美。
  • 比喻:用“春眠”象征着内心的安宁与希望。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抒发对春天的渴望与内心的孤独。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生命的脆弱,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与思索。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2. :代表着美丽与生命的绽放。
  3. :象征着清晨的清新与寒冷。
  4. 窗纱:隐喻着隔绝与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绘的场景是哪个季节的?

    • A. 夏天
    • B. 秋天
    • C. 春天
    • D. 冬天
  2. 诗人因为什么原因容易惊醒?

    • A. 因为饿
    • B. 因为愁苦
    • C. 因为热
    • D. 因为冷
  3. 诗的最后一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情景?

    • A. 温暖
    • B. 寒冷
    • C. 暖和
    • D. 炎热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夜喜雨》 - 杜甫
  • 《早春呈水部张丞相》 - 韩愈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夜喜雨》同样描绘了春天的美好,但更多展现了春雨带来的生机。而黄之隽的《迎春乐》则在春光中透出一丝愁苦,形成鲜明对比。两首诗都体现了春天的生命力,但情感基调却有所不同,前者充满希望,后者则隐含忧伤。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诗经与中国古代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