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思》

时间: 2025-02-04 16:11:42

春柳黄如鹅,春风扬绿波。

美人在何许,忽若阻山阿。

攀条弄白日,常恐岁蹉跎。

怀思郁不舒,佳期将奈何。

良辰难骤得,临风空浩歌。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春柳黄如鹅,春风扬绿波。
美人在何许,忽若阻山阿。
攀条弄白日,常恐岁蹉跎。
怀思郁不舒,佳期将奈何。
良辰难骤得,临风空浩歌。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柳树如同黄色的小鹅,春风吹起了绿波荡漾。
那位美人身在何处呢,似乎被高山阻隔了。
我攀着柳条戏弄阳光,常常担心岁月在不经意间流逝。
心中的思念郁结不舒,佳期又该如何安排呢?
美好的时光难以迅速得到,面对春风只好空自高歌。

注释:

字词注释

  • 春柳:春天的柳树,象征生机与柔美。
  • 黄如鹅:柳树的嫩芽呈现黄色,像小鹅一样。
  • 阻山阿:被高山阻隔,暗示相思之苦。
  • 攀条弄白日:形容在阳光下玩弄柳条,寓意无奈的消遣。
  • 岁蹉跎:岁月流逝,时光辜负。
  • 怀思郁不舒:心中的思念郁结,无处发泄。
  • 佳期:美好的约会或时光。
  • 浩歌:高声歌唱,表达内心的情感。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通过描绘春天和思念的主题,反映了古代文人对春天的向往和对美人思念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孟頫(1254-1322),元代著名书法家、画家与诗人,字子昂,号松雪道人。他以书法见长,尤其是行书和楷书,曾任宰相。他的诗歌多描绘自然景色,表现情感,风格清新典雅。

创作背景: 《春思》创作于元代,正值赵孟頫政治生涯的盛期,个人情感与政治生活交织在一起,春天的美丽景色激发了他对美人和时光流逝的感慨,反映了他内心的孤寂与渴望。

诗歌鉴赏:

《春思》是一首抒情诗,表现了春天的生机与个人的思念之情。诗中开篇描绘春柳与春风,展现出春天的生动气息,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然而,接下来的“美人在何许”直接转入对美人的思念,形成鲜明对比。诗人以柳条为媒介,表达对春日的依恋和对美人的渴望,生动地传达了内心的孤独与忧伤。诗中多次提到时间的流逝和美好时光的难得,表现了对生活的无奈与感慨。最后以“临风空浩歌”收尾,既表达了对春风的怀念,又暗示了内心的惆怅与无奈。整首诗情感细腻,意象丰富,展现了赵孟頫高超的诗歌艺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春柳黄如鹅——描绘春天的柳树,形象生动,传达了春天的气息。
  2. 春风扬绿波——春风拂过,带动了柳树的轻柔,象征生命的勃发。
  3. 美人在何许——表达对美人的思念,展现了内心的孤寂。
  4. 忽若阻山阿——美人似乎被高山阻隔,隐喻无法相见之苦。
  5. 攀条弄白日——在阳光下玩弄柳条,表面轻松,内心却充满惆怅。
  6. 常恐岁蹉跎——担心岁月流逝,表达对时间的无奈。
  7. 怀思郁不舒——思念之情无法疏解,内心愁苦。
  8. 佳期将奈何——对美好时光的期望与无奈的叹息。
  9. 良辰难骤得——美好的时光难以得到,流露出对时光的感慨。
  10. 临风空浩歌——在春风中高声歌唱,却是无奈的空虚。

修辞手法

  • 比喻:春柳比作小鹅,增加了生动性与趣味性。
  • 对仗:如“良辰难骤得,临风空浩歌”,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拟人:春风“扬绿波”,使自然景物更具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美人和美好时光的思念,反映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无奈与惆怅,展现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的交融。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柳:生命的象征,代表春天的到来。
  • 美人:象征爱情与思念。
  • 白日:象征光明与希望。
  • 良辰:代表美好的时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春柳黄如鹅”中的“黄”指的是: A. 颜色
    B. 形状
    C. 气味
    D. 声音

  2. “美人在何许”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思念? A. 朋友
    B. 美人
    C. 家乡
    D. 事业

  3. 诗中提到“岁蹉跎”是指: A. 岁月的珍贵
    B. 岁月的流逝
    C. 岁月的忙碌
    D. 岁月的美好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赵孟頫《春思》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均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人事无常的叹息,但前者更侧重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后者则更为广阔地反映社会的变化与人生态度。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元代诗词选》
  • 《赵孟頫传》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