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道有情,却无情,铲地风声杂雨声。好花飞满庭。怕飘萍,似飘萍,江海何能寄此生。潮平恨未平。
白话文翻译:
这条道路上有情感,却又是无情的,铲地的风声和雨声交杂在一起。美丽的花瓣飞满了整个庭院。害怕自己如浮萍一样漂泊,像那漂浮的萍草,江海又怎能寄托我的一生?潮水虽然平静,却依然心中有恨未解。
注释:
字词注释:
- 铲地:形容风声刮过,像是在铲动大地。
- 飘萍:指浮萍,形容漂泊不定的生活。
- 江海:象征浩瀚的水域,代表人生的广阔与无奈。
- 潮平:潮水平静,但内心的恨意依旧未平息。
典故解析: 本诗未直接引用典故,但“江海”与“潮平”常用来象征人生的起伏与情感的波动,表达一种无奈与渴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家传,近代诗人,生于动荡年代,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风格多样,常运用传统诗词的表现手法。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一个内心煎熬的时期,或许是对个人境遇的感慨,也可能是对社会变迁的反思。诗中情感深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人际关系的无奈。
诗歌鉴赏:
《长相思 赠逸夫》这首诗以清新而忧伤的笔调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开头提到“道有情,却无情”,展现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复杂,仿佛在说,虽然身边的环境充满情感的交流,但内心却感到一种无情的疏离感。接着,诗人通过“铲地风声杂雨声”的描写,生动地表现出一种自然的喧嚣与困扰,让人感受到环境的压迫感。
“好花飞满庭”则是一种美好却又短暂的象征,似乎暗示着美好的事物总是容易逝去,正如人生中那些让人珍惜的瞬间。随着情感的升华,诗人表达了对漂泊生活的惧怕,“怕飘萍,似飘萍”,这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思考,也反映了对社会动荡的无奈。
最后一句“潮平恨未平”,则将全诗的情感推向高潮,虽然外在的一切看似平静,但内心的波涛汹涌却难以平息。这种情感的对比使得整首诗在韵律与意境上都显得更加深邃,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道有情,却无情:人世间虽然充满情感,却又常常感到孤独。
- 铲地风声杂雨声:自然的声音交织,反映出纷乱的内心。
- 好花飞满庭:美丽的事物随风而逝,象征珍贵的时光流逝。
- 怕飘萍,似飘萍:对漂泊生活的恐惧,表达对安定生活的渴望。
- 江海何能寄此生:江海浩瀚,却无法承载内心的情感与生活的重担。
- 潮平恨未平:外表的平静掩盖了内心的纠结与痛苦。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生活比作“飘萍”,形象化了漂泊的无奈。
- 对仗:如“道有情,却无情”,增强了诗的音韵美和对比感。
- 拟人:赋予自然以人性化的情感,使读者更易产生共鸣。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生活的渴望,表达了对情感的复杂理解与对命运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风声:象征内心的动荡与不安。
- 雨声:代表情感的倾诉与悲伤。
- 好花:美好而短暂的生活瞬间。
- 飘萍:象征漂泊的无奈与孤独。
- 江海:象征人生的辽阔与无尽的追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道有情,却无情”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生活的美好
- B. 人与人之间的疏离
- C. 对未来的希望
-
“怕飘萍,似飘萍”中“飘萍”象征什么?
- A. 稳定的生活
- B. 漂泊与无奈
- C. 短暂的快乐
-
最后一句“潮平恨未平”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平静生活的向往
- B. 内心痛苦依然存在
- C. 对外界的无所谓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离骚》屈原
- 《静夜思》李白
- 《无题》李商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刘家传的《长相思 赠逸夫》更加注重内心情感的表达,而李白则通过对月的描写来抒发思乡之情。两者都展示了诗人在面对情感时的复杂心理,但表现手法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古典诗词鉴赏》
- 《中国现代诗词选》
- 《诗词的语言与意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