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如梦令·横塘答斜日照扉
作者:朱彝尊
横塘答斜日照扉,
松钗柳带依依。
犹记石桥下,
绿阴小舫催归。
花飞,花飞,
独自水上湔衣。
白话文翻译:
在横塘边,斜阳照射着门扉,
松钗和柳带轻轻摇曳。
我仍然记得石桥下,
绿树成荫的小船催促着我回家。
花瓣纷飞,花瓣纷飞,
我独自一人在水上洗衣。
注释:
- 横塘:指横向的水塘,给人以宁静之感。
- 斜日:指斜射的阳光,暗示时间的流逝。
- 松钗柳带:松树上的发钗和柳树上的带子,形象地描绘出自然的优美。
- 犹记:依然记得,表示对往事的怀念。
- 绿阴:指绿树下的阴影,给人一种凉爽的感觉。
- 小舫:小船,常用来象征归家之路。
- 催归:催促回家,表达思乡之情。
- 湔衣:洗衣,表示日常生活中的细节。
典故解析:
本诗未涉及特定的古典典故,但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折射出诗人的情感,表现出一种对往昔生活的怀念与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朱彝尊(1629-1709),清代诗人,字佩弦,号秋实,山西人。他是清初文学家,擅长诗词,风格清新脱俗,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时代背景下,社会经济逐渐发展,人们的生活逐渐富足,诗人通过自然景色表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逝去时光的怀念。
诗歌鉴赏:
《如梦令·横塘答斜日照扉》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的词作,朱彝尊通过细腻的自然描绘,展现了对往昔的怀念。诗中开头“横塘答斜日照扉”,给人一种安静而美好的画面感,斜阳洒在门扉上,似乎在诉说着时间的流逝。接下来的“松钗柳带依依”,描写了自然的柔美,松树和柳树的摇曳象征着生命的轻盈与活力。
“犹记石桥下,绿阴小舫催归”一句,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深切怀念,石桥下的绿荫小船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隐含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最后的“花飞,花飞,独自水上湔衣”,则通过花瓣飞舞的意象,传达出一种孤独感,表明诗人在洗衣时的无奈与思绪。
整首词通过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交织,展现了一种恬淡而又哀愁的美,既有对过往的追忆,也有对现状的反思,体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与深邃的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横塘答斜日照扉”:斜阳照射在横塘边的门上,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 “松钗柳带依依”:自然的细节描写,表现出春日的柔美。
- “犹记石桥下,绿阴小舫催归”:转向回忆,表达对过去的怀念。
- “花飞,花飞,独自水上湔衣”:孤独的情感,表现出对生活的思考。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现象与个人情感相联系,增强诗的意境。
- 拟人:松钗柳带的“依依”,使自然更具情感。
- 对仗:句中对称的结构,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往昔的怀念与对人生的思考,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孤独。
意象分析:
- 横塘:象征着宁静与安详。
- 斜日:代表时间的流逝与光阴的变迁。
- 松钗柳带:象征着自然的柔美与生命的活力。
- 石桥:象征着人与自然之间的联系。
- 绿阴:象征着庇护与归属感。
- 花飞:象征着无常与生命的脆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横塘”的意象主要代表什么?
A. 生活的繁忙
B. 宁静与安详
C. 归乡的急切
D. 自然的荒凉 -
诗中的“绿阴”主要象征什么?
A. 迷惘与孤独
B. 庇护与归属
C. 生命的脆弱
D. 时间的流逝 -
“花飞,花飞”中重复的意象传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孤独与无奈
C. 忧伤与怀念
D. 繁忙与喧闹
答案:1-B;2-B;3-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朱彝尊与李清照的作品都体现了对往昔的怀念,但朱彝尊更侧重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李清照则更多表现内心的情感纠结。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集》
- 《古典诗词解读》
- 《朱彝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