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如梦令 其二 蝴蝶
门闭西园芳草。
栩栩不离栏角。
何处是罗浮,一缕梦魂缥缈。
休恼。休恼。
满地落红谁扫。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西园的芳草门已关闭。
那栩栩如生的蝴蝶依然不离栏杆的角落。
罗浮山在哪里呢?只剩一缕梦魂在空中飘渺。
不要生气。不要生气。
满地的花瓣落下,究竟是谁来打扫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栩栩:形容生动、活泼的样子。
- 罗浮:指罗浮山,是道教名山,象征着仙境和理想的归宿。
- 缥缈:形容轻盈飘渺,难以捉摸。
- 休恼:不要生气,表示一种劝解。
- 落红:指花瓣,象征着离去与逝去的美好。
典故解析:
“罗浮”常被用作隐士追求的理想之地,反映出诗人对逍遥自在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左锡嘉,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深邃的情感见长,常描写自然与人生,作品多蕴含哲理。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变革之时,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现实的无奈形成鲜明对比。
诗歌鉴赏:
《如梦令 其二 蝴蝶》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词作,诗人通过描绘西园的美景和蝴蝶的神态,传达出对往日美好时光的眷恋与思索。开头一句“门闭西园芳草”,便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气氛,仿佛美好的记忆被封闭在了眼前的园子里。接着“栩栩不离栏角”,生动描绘出蝴蝶在栏杆旁舞动的情景,象征着自由与生命的活力。
然而,随着“何处是罗浮,一缕梦魂缥缈”,诗人将思绪引向理想的境地,罗浮山代表着理想和追求,但此时已变得遥不可及,只剩下那缥缈的梦魂,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失落和对美好时光的追忆。最后一句“满地落红谁扫”,则是对美好事物逝去的无奈感叹,似乎在询问,生活中的美好与幸福,又有谁来守护与清理呢?
整首词以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渴望与现实的无能为力,令人倍感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门闭西园芳草:描绘了一个封闭的园子,暗示着孤独与怀旧。
- 栩栩不离栏角:蝴蝶的栩栩如生,象征着生活的活力与美好。
- 何处是罗浮,一缕梦魂缥缈:将理想与现实对比,梦魂的缥缈象征着理想的遥远。
- 休恼。休恼。:劝解自己,不要对失去而感到愤怒。
- 满地落红谁扫:对美好事物流逝的无奈,表达了对生活的沉思。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蝴蝶比作生命的活力,寓意深刻。
- 拟人:用“栩栩”形容蝴蝶,赋予了生命的感觉。
- 对仗:如“何处是罗浮”和“一缕梦魂缥缈”,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全诗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渴望与对现实无奈的反思,透过自然景象和蝴蝶的描绘,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西园:象征着美好的回忆与青春的消逝。
- 蝴蝶:象征着自由、美好与生命的短暂。
- 罗浮:象征着理想的归宿与追求的目标。
- 满地落红:象征着逝去的美好事物,带有一丝惆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门闭西园芳草”中的“西园”指的是: A. 一座山
B. 一个封闭的园子
C. 一片海 -
诗中提到的“罗浮”象征着: A. 现实生活
B. 理想与追求
C. 忧伤与失落 -
诗中“满地落红谁扫”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无奈与惆怅
C. 愤怒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可以对比左锡嘉的《如梦令 其二 蝴蝶》和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但李清照的词更多的是个人情感的细腻,左锡嘉则更侧重于理想与现实的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古代诗词鉴赏》
- 《清代诗人研究》
- 《左锡嘉诗文集》